叶振忠

作品数:14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CO电子工艺实习晶闸管操作手法等离子切割机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焊接学报》《实验室科学》《电焊机》《仪器仪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实践的新探索被引量:3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年第3期9-10,17,共3页叶振忠 孙梅 
本文介绍了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实践中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对电子工艺实习如何贴近模拟实际生产企业批量化生产模式进行了探索。将ISO 9000思想引入电子工艺实习。
关键词:电子工艺 批量生产 ISO9000质量体系 
ISO 9000思想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6
《实验室科学》2010年第6期166-168,共3页叶振忠 刘聪 徐芳兰 苏寒松 
天津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09)
文章论述了ISO 9000质量体系标准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通过ISO 9000的引入拓展了电子工艺实习的内容,使实习方式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增加ISO 9000的内容可为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打下基础,可规范学生将来从事电子产品...
关键词:ISO 9000 电子工艺实习 质量标准 
一种简单的等离子切割机逻辑控制电路被引量:1
《电焊机》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叶振忠 孙梅 孙立星 
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等离子切割机逻辑控制电路,该电路只采用三极管、比较器、电阻、电容等器件实现了对等离子切割机的控制。电路性能稳定、故障率低。
关键词:等离子切割机 逻辑控制电路 工作过程 
影响等离子切割机使用效果的几个因素被引量:3
《电焊机》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孙梅 孙钧 孙立星 叶振忠 
介绍了影响等离子切割机使用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如工件材质、切割电流、空气压力和流量、喷嘴孔径、操作手法等,以及电极制造材料和消耗特性。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最大限度的帮助焊工理解等离子切割的常识,提高切割效果。
关键词:等离子切割机 操作手法 电极 
CO_2气体保护焊操作手法总结被引量:1
《电焊机》2004年第3期23-27,共5页叶振忠 孙梅 孙立星 
通过总结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操作手法,介绍了平焊、横角焊、立焊等常用位置的焊接方法,对每种焊接方法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容易理解,力求最大限度的帮助焊工提高焊接质量。
关键词:操作手法 平焊 横角焊 立焊 
晶闸管CO_2焊机的新型同步及触发电路被引量:2
《电焊机》2003年第6期33-35,共3页叶振忠 孙梅 郭世贤 王芸 
所论述的同步及触发电路,基于主电路结构特点设计,克服了传统同步及触发电路的不足,引用新的器件设计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稳定、精度高,通过具体的试验对电路设计进行的验证。说明该电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是非常实用的。
关键词:晶闸管 同步电路 移相触发电路 程控单结晶体管 CO2焊机 电路设计 
ZX5-630晶闸管弧焊整流器的研制
《焊接技术》2003年第3期34-35,共2页杨昱 程学政 叶振忠 张心杰 
ZX5-630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晶闸管弧焊整流器,它的电压输出波形稳定,采用焊接电流、电压截止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和恒流外拖特性的控制电路,使焊接电流从100~630A线性连续可调,并具有电弧推力、长、短弧和引弧电流连续可调、电压网...
关键词:晶闸管弧焊整流 三相触发电路 恒流外拖特性 
一种实用新型CO_2弧焊PWM送丝调速系统被引量:8
《焊接学报》2003年第3期79-81,共3页叶振忠 王芸 杨昱 赵宾 
介绍了一种利用SG35 2 4芯片设计的CO2 弧焊机送丝调速电路。SG35 2 4芯片是一种最常用的性能优良的专用PWM脉宽调制芯片 ,通过其可实现送丝机通断控制 ,电枢电压负反馈控制和速度调节控制。较之传统晶闸管调速电路 ,该电路结构简单 ,...
关键词:气体保护焊接设备 送丝装置 PWM 调速电路 电枢电压负反馈 送丝速度变化率 
无缝钢管视觉检测站的控制网络系统
《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第z3期63-65,共3页李慧娟 杨学友 叶振忠 薛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 9975 0 70 )
提出了以采用计算机和 Philips公司的 P87C5 92为主机的多主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研究了 CAN总线在无缝钢管视觉检测站中的应用。介绍了控制网络的硬件结构及物理接口 ,并对网络通讯协议及软件实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视觉检测 通讯网络 分布式控制 控制器局域网 
水质TOC分析仪器的现状及其检测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8
《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第z3期224-227,共4页徐涛 高玉成 叶振忠 武星 
介绍了 TOC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相关仪器的现状 ,包括仪器的方法原理、主要类型、使用标准、仪器型号等。还详细介绍了目前可用于 TOC检测的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而国际上最新的有关 TOC检测的实验研究也在文章最后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总有机碳 TOC分析仪 高级氧化技术 吸光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