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锡铨

作品数:36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闻一多新诗绘画美赏析新诗形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永远的方院长——忆念方敬先生
《中外诗歌研究》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江锡铨 
熟悉“方院长”这个称呼的,大约应当是六十开外的西师人了。不才前几年已过花甲;1989-1990年间师从吕进老师在西师中国新诗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头尾两年,勉强算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西师人。
关键词:院长 中国新诗研究所 方敬 访问学者 吕进 
“以诗解诗”与诗学资源的二度开发——《吕进诗学隽语》断想被引量:1
《中外诗歌研究》2013年第2期36-38,共3页江锡铨 
我的一位老师说过,研究诗歌的文章首先应当富有诗意,只是现在这样的文章太少了。吕进老师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新诗文体学的最后完形主要指望诗人型学者”。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新诗研究学界有识之士对于“以诗解诗”的诗...
关键词:诗学研究 二度开发 吕进 解诗 断想 资源 中国新诗 新诗研究 
闻一多“北平六年”考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期107-119,共13页江锡铨 
在闻一多48年的生命历程中,约有40%的时间生活在北京(北平),前后达19年。这19年中1932—1937年的"北平六年",则是成就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位一体身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段。身处相对远离1930年代政治斗争中心的文化古城与处...
关键词:闻一多 北平六年 清华大学 
生活苦吟:1930-1940年代臧克家诗歌艺术论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1年第2期13-45,共33页江锡铨 
臧克家影响较大的诗作,大都写于1930—1940年代。臧克家这一时期的诗作以'诗歌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现代中国自大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了对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生活底蕴的深...
关键词:臧克家 1930-1940年代 诗歌艺术 生活苦吟 
新诗的形式美学建设与林庚的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76-83,共8页江锡铨 
诗歌形式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新诗的艺术发展,也一直为新诗的艺术发展进程所关注。林庚关于"诗歌形式上的百花齐放,最后总还要统一在一个或几个基本形式上"的精深见解,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对于新诗"更完美的新形式"的探讨和实验——诸如"...
关键词:新诗 形式美学 林庚 理论探讨 艺术实践 
“文口融合”周作人的“新诗情结”所系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65-169,共5页江锡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项目号:07BZW045)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些写过新诗,研究过新诗,但最终没有成为诗人的作家,他们在其他文学形式的写作获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依然关注着新诗的命运与发展,形成了所谓"新诗情结",而这些"情结"往往又集中于新诗发展的关键问题——诗歌语言变革...
关键词:中国新诗 新诗情结 诗歌语言 周作人 “文口融合” 
闻一多诗歌艺术论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9年第1期18-36,共19页江锡铨 
闻一多的新诗活动对于中国新诗艺术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为创立新诗的诗歌观念、诗歌形式做了不懈努力。他从新诗的音节(rhythm)研究入手,引进音尺(foot)概念并结合现代汉语的特点加以改造,倡导诗歌节奏、音韵格律的相对均齐、严整...
关键词:闻一多 中国新诗 诗歌形式 “三美” 古典诗歌 英美诗歌 绘画美 “诗中有画” 
桨声灯影中的品鉴与沉思——读俞平伯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江锡铨 
1923年8月,在江南的暑热余威尚未消之际,两位虽正值青春年少,但已在新文坛上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朱自清和俞平伯,结伴来到古城南京夜泛秦淮,之后留下了两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之后的大半个世纪中,可能是由于朱文的确"比较...
关键词:俞平伯 品鉴 冬夜 青年作家 六朝金粉 禅意 新诗史 言有尽而意无穷 哲理思辨 文学因素 
《嫩黄之忆》的意义——关于吴组缃与新诗关系的断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143-154,共12页江锡铨 
《嫩黄之忆》是吴组缃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的抒情短诗。本文试图通过对《嫩黄之忆》的解读,进一步考察吴组缃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活动的丰富性,并揭示蕴涵其中的思想矛盾;力求比较深入地探究吴组缃的新诗活动特点,以及他对中国新诗艺...
关键词:吴组缃 新诗 《嫩黄之忆》 
关于新诗形式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7-90,共4页江锡铨 
中国新诗近百年的艺术发展,一直为诗歌形式问题所困扰。相对于自由诗而言,格律诗的发展是很不充分的。但是关于新诗格律形式的探讨、试验和倡导,却未曾中断过;而且每一次新诗的形式运动,几乎都带来了新诗一段时期的繁荣。中国现代诗歌...
关键词:新诗 形式 格律诗 自由诗 诗歌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