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妮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代汉语词汇词性连字句现代汉语助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下)》《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词汇三音化的生成理据与衍生模式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44-51,共8页夏中华 王思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D173)的阶段性成果
词缀构词法的普遍应用、语言内部的语义空缺、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文明程度的提升、文化内容的丰富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等语言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三音词的大量产生和发展。复合、类推、缩略等衍生方式,又使三音词在横向上不断扩充。
关键词:词汇三音化 生成理据 衍生模式 
从《说文·女部》的文化阐释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5期44-44,共1页王思妮 
中华文化是汉字构成的理据,汉字也反映着中国的文化。从《说文·女部》可大概看到汉字中所体现的与女性相关的姓氏、婚姻、亲属称谓、褒义、贬义等文化。通过这些所展示的中国女性文化的历史演变可以考察文化的渊源。
关键词:《说文·女部》 女性 文化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统一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74-74,共1页王思妮 
任意性是索绪尔在提到语言符号时认定的第一个原则。但20世纪60年代开始,任意性观点受到了挑战和质疑。从语言历史的发展来看,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以互补的方式存在。
关键词:语言符号 任意性 象似性 统一 
浅析“连”字句中“连”的词性及其句式功能被引量: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王思妮 
从语法功能角度,现代汉语"连"字句的"连"应分析为助词而非介词或连词等。"连"字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强调和焦点表达上,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这种句式由最初通过"连"来表强调逐渐演变为借助于副词"也/都/还"等来表达强调,"连"所附着的成分...
关键词:“连” 助词 强调 焦点 
对网络新词语“X族”的替换分析
《北方文学(下)》2010年第11期87-88,共2页王思妮 
近年来,互联网参与社会生活,网络媒体在人们了解信息以及言语交际的方面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网络媒体影响的加大,网络新语,如大地上的雨后春笋,一夜之间破土而出,迅速蹿红,广为流传。不仅如此,许多“原版”的话语被广...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 网络媒体 社会生活 言语交际 互联网 替换法 新语 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