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明

作品数:255被引量:156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农业文化遗产南瓜引种农业动因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季豆在中国的传入、传播与本土化发展
《海交史研究》2023年第3期95-108,共14页冯竹清 王思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与中外农业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6AZS005)的阶段性成果。
四季豆原产于中南美洲,地理大发现以后由欧洲人带至世界各地。16至18世纪,在殖民与海上贸易的过程中,四季豆由美洲传至东南亚地区,进而又传入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南边疆地区。但四季豆并未在东南沿海地区获得长足发展,而是在云贵高原逐渐...
关键词:四季豆 菜豆 美洲作物 
盆几赏玩、举箸如药:中国辣椒利用方式的历史变迁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4期97-102,共6页于帅 王思明 
金陵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工作启动费资助项目“中国辣椒史研究”(jit-b-202303)。
原产美洲的辣椒于明末传入中国。随着引种成功和种植区域扩大,辣椒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利用方式。辣椒不仅可供观赏,还是一种加工方式多样的重要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药用材料,并且还起到诸如驱虫防蛀、畜禽饲料甚至杀伤性...
关键词:辣椒 传播 加工 医药 本土化 
西瓜初传中国新考被引量:1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3年第1期43-53,共11页刘启振 王思明 
202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西瓜产业发展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1LSB003);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GIS的中国外来果树推广及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067)。
本文认为《经行记》所载的末禄国寻支瓜就是西瓜,唐朝杜环是史籍中第一位在域外目睹、食用并记录西瓜的中国人。五代时期的胡峤是史籍可考的第一个在中国本土食用西瓜的人,他“始食西瓜”在辽大同元年(947)秋夏历八月十五日前后,具体地...
关键词:西瓜 大石瓜 作物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淮海旱涝盐碱治理的历程及其经验启示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周志强 王思明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开发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严重的盐碱旱涝问题一直制约着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生产,单位亩产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五六十年代改水治土的经验教训下,1973年由农业部主持,中...
关键词:黄淮海 旱涝盐碱 综合治理 经验启示 
产销与贸易:近代辣椒的商品化发展
《农业考古》2022年第3期173-180,共8页于帅 王思明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与中外农业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6AZS005);2017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KYCX17_0644);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传播与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CC19W06)。
辣椒于明末传入中国,经历了初期的缓慢传播阶段,清中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快速传播。辣椒需求量的上升驱动着种植范围的扩大,19世纪末至民国时期,逐渐形成了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华北地区等三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辣椒核心产区,进...
关键词:辣椒 民国 商品化 贸易 
番薯推广的动因和影响——以清代江西为中心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2年第6期76-84,共9页李昕升 王思明 
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明清以来番薯史资料集成汇考”(项目编号:2021SJZDA116);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242022R10021)。
从清初闽粤流民将番薯引种至江西到近代番薯成为全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江西山区作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番薯在江西成功推广是番薯自身优势结合流民因素的综合作用;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番薯的推广也不是一帆风顺...
关键词:番薯 江西 推广 动因 影响 
营养学知识传播与营养话语的近代建构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第6期55-61,共7页周志强 王思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19ZDA187)。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营养学知识在中西交汇的背景下,首先以传教士为媒开始在中国传播;进入民国以后,营养学知识在知识来源、传播方式等方面均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知识生产与实践构建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营养学话语。其中,...
关键词:近代中国 营养学知识 传播 话语建构 
论明代漕运“随船土宜”政策的实施与调整被引量:4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2期131-141,共11页王羽坚 王思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7)阶段性成果之一。
漕运乃国家重务,但明初漕运过程中却存在着漕船普遍携带私货、运粮人员沿途售卖货物以期获利、漕粮运输效率低下等问题。随船土宜政策意在解决以上问题,然而在其出台之后,不仅运粮兵丁备受盘剥、运河河道漕船拥堵不前等现象依旧存在,还...
关键词:明代 漕运 随船土宜政策 
大运河文化影视创作:资源、主题与精神呈现
《北京文化创意》2022年第2期35-43,共9页王羽坚 王思明 苏琦惠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7)阶段性成果之一。
大运河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运河沿线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综合文化系统,通过影视创作可对运河文化进行弘扬与宣传。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大运河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大运河文化影视创作的...
关键词:大运河 影视创作 资源 主题 精神 
种子为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远缘杂交技术发展历程探析被引量:2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2年第1期46-54,共9页周志强 于帅 王思明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大突破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史纲”(项目编号:Y52101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与中外农业交流”(项目编号:16AZS005)。
小麦是目前中国北方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在民众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小麦单产与品质获得长足发展,其中尤其离不开以远缘杂交为代表的小麦育种技术的进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早期对远缘杂交育种方法、亲本...
关键词:李振声 小麦远缘杂交 小麦育种历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