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宇

作品数:35被引量:45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粮食生产财政分权技术效率土地流转科技创新效率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机化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机服务外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5年第2期337-343,共7页贺登科 何蒲明 魏君英 田红宇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1ZD044)。
剖析农机服务外包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农机服务外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机服务外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机服务...
关键词:农机服务外包 农民收入 非农就业 农业经营规模 
发展数字经济对促进返乡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返乡创业意愿和创业质量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9期194-201,228,共9页田红宇 刘行 苏治豪 覃朝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赋能脱贫民族地区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BMZ011)
返乡农民创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对返乡农民创业意愿与创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返乡农民创业。且从创业质量的维度来看,使用数字...
关键词:数字技术 返乡农民 创业意愿 创业质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能遏制耕地“非粮化”吗?
《经济经纬》2024年第4期56-68,共13页田红宇 付玮琼 祝志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MZ01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4CYJ35);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共建项目(HZ2023GJ148)。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控制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实验组耕地“非粮化”程度下降了3.64%,表明高标准农田建...
关键词:粮食安全 “藏粮于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非粮化” 
数字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效应与路径研究——来自产业融合视角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世界农业》2024年第8期77-89,共13页田红宇 孟娜娜 关洪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赋能脱贫民族地区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BMZ011)。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应有之举,探寻其促进动能和赋能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1659个县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内生性问题基础上,从产业融合视角考察数字金融对县域产业振兴的影...
关键词: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金融 产业融合 条件混合回归 工具变量 
增产与减碳能否兼得?——粮食主产区设立的农业碳减排效应研究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50-60,116,共12页田红宇 孟娜娜 覃朝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赋能脱贫民族地区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BMZ011)。
在粮食安全底线和“双碳”任务双重压力下,准确把握粮食增产政策与农业碳排放的关系,对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设立粮食主产区视为一项外生政策干预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粮食主产区设立对农业...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设立 农业碳排放 结构效应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生计资源多元化视角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4年第2期201-213,共13页田红宇 王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赋能脱贫民族地区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BMZ011)。
[目的]在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进程中,识别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并从农户生计资源多元化配置视角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文章合并使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造衡量农户收入不平...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生计资源多元化 农村收入差距 Kakwani指数 共同富裕 
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被引量: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2期344-354,共11页田红宇 刘行 苏治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MZ011)资助。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多重压力下,厘清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数据,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面源污染和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构建非期望产...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可持续粮食生产 
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2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年第8期145-157,共13页田红宇 关洪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赋能脱贫民族地区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BMZ011);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021-SDSG-06)。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双碳”目标下为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找准减碳动能和路径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粮食种植统计数据,运用碳排放系数法从化肥...
关键词:“双碳”目标 数字经济 农业碳排放强度 长江经济带 粮食绿色生产 
促进还是抑制:数字技术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南方人口》2023年第1期10-21,共12页王嫒名 田红宇 覃朝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赋能脱贫民族地区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BMZ01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脱贫民族地区要素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机制研究”(21BMZ138)。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连续三期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条件混合回归模型(CMP)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有助于改善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具体地,与未采纳数字技术的留守妇女相比,采纳数字技术的留...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 数字技术 心理健康 条件混合回归 
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户间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的证据被引量:9
《武汉金融》2022年第9期31-40,共10页田红宇 苏治豪 覃朝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脱贫民族地区要素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机制研究”(21BMZ138)。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实现共同富裕,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方法,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农户收入差距 再中心化影响函数 夏普利值分解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