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娴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宾格假说名词短语意指意蕴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语与翻译》《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名词短语无宾格假说被引量:3
《外语与翻译》2008年第4期42-47,共6页肖娴 
本文从一些特殊的语料出发,反观格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该理论不能有效地解决有关宾格的指派以及来源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格理论中的宾格重新定位,提出名词短语无宾格假说:1)宾格只是名词短语在词层面的形态变化,不属于句...
关键词: 宾格 名词短语 基础生成 
逻辑的反证:同一替换原则是否“失效”?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40-43,共4页肖娴 
同一替换原则失效的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弗雷格、罗素等哲学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维护该原则。通过对几位逻辑学家解决方案的不足,以及导致同一替换原则失效的缘由的分析,认为以逻辑反观之,失效的不是同一替换原则,而是混淆了...
关键词:同一替换原则 外延语境 内涵语境 
对解构主义意义观的超越——从符号学视角对德里达的剖析被引量:1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73-78,共6页肖娴 
主要从符号学视角分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意义观,认为除认识论、方法论和意识形态因素之外,符号学中存在的许多模糊概念导致德里达对意义认识的偏差。在对符号的范畴、意义的维度及符号的特征作了界定之后,指出德里达意义观中的谬误,认为:...
关键词:符号 意指 意蕴 
双关翻译: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122-124,154,共4页肖娴 
指出规约意义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仅取其一必导致语义和语用层的相离,而语用模糊(特别是双关)涉及的是两个概念域如何达致最佳融合的交集之中。提出语义—语用共质下的"异构",即通过标记性特征的识别,在不同语言系统中进行结构重组,使原...
关键词:语义—语用共质 标记项 异构 审美效果 
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之辨——对奎因论证的证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47-50,共4页肖娴 
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进行一番历时性梳理,剖析奎因在论证上的偏颇之处:其一,混淆了定义与同义词之间的界限;其二,扩大了同义词的范畴;其三,错误地将词项同义的条件限定在满足"所有语境"的情况下,从而得出结论奎因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不...
关键词: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 同义词 定义 
反语的认知失衡性探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20-123,共4页肖娴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反语研究的现状,指出以往的理论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不能构成反语形成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容易导致反语的概念无限扩大化。因此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侧重探讨反语的诱发条件、区分机制及本质特征,进而得出结论:...
关键词:反语 认知失衡 言语失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