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腊梅

作品数:18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已知世界》女性主义《宠儿》《天堂》黑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内江师范学院学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文坛》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贝尔·胡克斯的批评实践管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特点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85-87,共3页肖腊梅 
胡克斯的批评实践折射出当代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如下特点:其维度由单一的性别范式走向性别-种族-阶级交融的范式,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对此范式的转变功不可没;总体性难以维系,文本之间相互冲突,当代女性主义批评舞台上发生着女权与反女权...
关键词:贝尔·胡克斯 女性主义批评 交融 冲突 跨界 
无条件的等级,有条件的和谐——谈美国种族电影与胡克斯的文化批评观被引量:2
《外国文学》2013年第3期134-140,160,共7页肖腊梅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贝尔.胡克斯批评思想研究"(SC-WY09-06)
在关于种族的表征政治中,权力与知识互相支持,黑人-猩猩这个种族主义比喻由最初的人类学假设变成了常识。美国种族片中的形象生产继续巩固了对黑性的刻板定见,等级是无条件的,和谐是有条件的,甚至有黑人形象被用来遮蔽历史,转移视线。贝...
关键词:黑人-猩猩比喻 贝尔·胡克斯 定型 黑性 表征 
沉重的都市空间现代性——以《蜗居》《双面胶》为例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3年第2期85-87,共3页肖腊梅 谢宏图 
四川省教育厅川酒研究中心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JY11-15
六六的都市小说描述了空间、权力、身体、文化冲突这些重大主题,与西方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对都市空间现代性的探讨交相辉映。房子是阶级冲突和文化冲突的场所。都市新移民不得不承受现代性的断裂性与双重性。都市仍然是人们寻梦的地方。
关键词:六六 《蜗居》 《双面胶》 拆迁 现代性 
反女权回潮时期美国女权主义的探究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年第2期244-245,共2页肖腊梅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贝尔.胡克斯批评思想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WY09-06
美国女权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呈现出众声喧哗,杂语共生的态势。改良派认为女权主义理论应该实现范式的转变,走向"市场女权主义";激进派对女权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危险的暧昧提出警示。尽管改良派风头正劲,但宣布后女权时代已经来临为时...
关键词:反女权倒退 激进女权主义 改良女权主义 行动主义 
是女性主义,不是东方主义——论谭恩美小说中母亲的故事被引量:1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1年第2期40-44,共5页肖腊梅 
针对某些评论者指出的谭恩美作品扭曲族裔形象以满足西方读者东方主义期待视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谭恩美小说中母亲的故事赋予了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治愈、和解的力量,建构了女性主义的华裔文学传统。如果作家为回避"东方主义"(或任何主义)...
关键词:谭恩美 东方主义 女性主义 母亲的故事 
面具的诱惑——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韩国电影《时间》被引量: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96-101,共6页王娟 肖腊梅 
韩国故事影片《时间》是导演金基德精心谱写的一曲潘多拉式的时代悲歌。该片呈现了整容手术对现代社会的致命吸引力和毁灭性打击的两难境地。作为整部影片中最主要的隐喻,整容手术被置于一种后现代式的审视和沉思之中。片中人物的精心刻...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整容 商品 高科技 身份危机 
冲突的表征 杂合的隐喻——《天堂》中文化身份的后殖民研究被引量:1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1-44,53,共5页王娟 肖腊梅 
在历史和空间身份上,修道院流动、多元的生存模式介入、扰乱并解构了鲁比本质的二元空间;在民族身份认同上,鲁比血洗修道院的罪行揭示了其对异质他者的禁锢与霸权。两大阵营并置与对抗的过程再现了非裔美国人在解殖和全球化进程中所遭...
关键词:文化身份 杂合 模拟 第三空间 差异 协商机制 
《天堂》中康索雷塔原型形象的解读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张培培 肖腊梅 
《天堂》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康索雷塔是作家在小说中刻画的一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她的身上同时体现了爱与融合。
关键词:康索雷塔 原型 耶稣基督 
诠释另类主题之独特结构——《已知世界》的叙述层次分析被引量:2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66-72,共7页吴琳琳 肖腊梅 
依据赵毅衡的叙述学理论,《已知世界》的多层叙述结构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是为其历史题材的主题特性量身定做的,同时,从分层的叙述学功用分析,各层次递进有效服务于情节发展,深刻揭露复杂、残酷的黑人奴隶制社会的主题。研究表明,作...
关键词:《已知世界》 叙述层次 跨层 主题 黑人奴隶主 
《已知世界》的“对话性”构建策略
《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2-44,共3页吴琳琳 肖腊梅 
爱德华·P·琼斯的代表作品《已知世界》文本中体现的微型对话、大型对话、文本与社会的对话,显示作者构建文本"对话性"的叙述策略和以复调对话形式展现复杂黑人奴隶社会主题的重要技巧。文本对话性的构建充分显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已知世界》 对话性 复调 社会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