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杰

作品数:30被引量:12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铭文射礼墓地西周西周早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夏考古》《北方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结构与族群研究
《北方文物》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彭军超 袁俊杰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秦社会变革的考古学研究”(GZB2024091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黄河流域诸侯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2020M23);河南大学英才计划项目“秦社会变迁研究——以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为例”(SYLYC2022065)的资助。
通过对墓地的区组划分、埋葬习俗与随葬核心陶器及组合的分析,可知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是一处由不同时期迁入该地的戎人族群及其家族共同埋葬的公共墓地。战国早期迁移至此的第一批戎人族群应为甘青土著西戎族群的后裔。战国中期迁入的...
关键词:宝鸡市 郭家崖 秦国墓地 墓地结构 戎人族群 
横水墓地M2158异族铜器与赗赙制度
《北方文物》2024年第4期57-68,共12页袁俊杰 侯雅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应国墓地礼乐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4BKG012);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黄河流域诸侯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20M23)阶段性成果。
西周时期,直接记载赗赙制度的遣策和赗方目前还未发现,但西周墓地出土有非墓主所做的异铭、异国、异族铜器,为研究赗赙制度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根据此类铜器并结合文献记载,探讨横水墓地M2158出土的异族有铭铜器,故知鲁侯鼎、太保鬲、...
关键词:横水墓地 异族铜器 赗赙制度 西周 
关于任家咀秦国墓地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32-44,共13页袁俊杰 彭军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应国墓地礼乐制度研究”(14BKG012);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黄河流域诸侯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2020M23);河南大学英才计划项目“秦国社会变迁研究”(SYLYC2022065)。
通过对墓地区组的划分、埋葬习俗与随葬陶器组合的分析,可知任家咀秦国墓地是一处由多个秦人族群及其家族与外来移民共同埋葬的公共墓地。墓地结构反映出社会基层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地缘化结构向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企图将埋入人群...
关键词:任家咀秦国墓地 族群来源 墓地结构 墓葬等级 墓主身份 
咸阳塔儿坡秦国墓地结构与族属研究
《中原文物》2023年第6期75-81,共7页彭军超 袁俊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应国墓地礼乐制度研究”(批准号:14BKG012);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黄河流域诸侯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批准号:2020M23)的阶段性成果。
塔儿坡秦国墓地是一处在战国晚期至秦代形成的国人墓地,墓地内至少埋葬三支秦人族群及其家族与外来移民。其墓葬布局反映了不同族属的秦人与外来移民以个人、个体家庭或小型家族共葬于同一区组之内的地缘性墓地结构与社会组织形态。导...
关键词:塔儿坡秦国墓地 秦人族群 外来移民 墓地结构 地缘组织 
近百年来的秦系墓葬研究
《形象史学》2023年第3期3-27,共25页袁俊杰 彭军超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黄河流域诸侯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2020M23);河南大学英才计划项目“秦国社会变迁研究”(SYLYC2022065)资助
秦系墓葬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北平研究院苏秉琦先生在陕西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对“屈肢葬”墓的发掘,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所发掘的秦系墓葬涉及陕西、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四川、湖北、湖南等诸多省区,年代基本涵...
关键词:屈肢葬 陕西宝鸡 发掘 专著出版 北平研究院 苏秉琦 斗鸡台 秦系 
关于开封城摞城问题的再探讨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56-63,共8页葛奇峰 袁俊杰 
开封城摞城属于间隔叠压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址,它是城市考古中独具特色的文化遗迹现象和城摞城城市的重要典型代表,也是开封独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极大地增强了开封的神秘感和厚重感,现已成为开封的又一个专有名号。千年来,开封城城市...
关键词:开封 城摞城 城市考古 间歇层 灾难遗存 
论令鼎与大藉礼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15年第6期52-59,共8页袁俊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3&ZD100)子课题<河洛地区周代都城文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4BKG012)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令鼎铭文一些关键字句和藉田礼的举行时间、仪节及其与燕射礼的联系及其他相关问题作了新的考释与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令鼎铭文没有记时语,所记大藉礼是周昭王在初春开耕时举行的一次藉田礼,王驭、耕、觞均是藉田礼的重...
关键词:令鼎 铭文 西周早期 藉田礼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M257发掘简报被引量:10
《华夏考古》2015年第3期9-21,I0001-I0003,共16页王龙正 王胜利 袁俊杰 李莉 刘全伟 张明力 郑永东 王利彬 陈钦龙 谢春娟 陈英 祝贺 翟超 
M257是平顶山应国墓地的1座小型贵族墓。该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分别放置在棺椁之间与棺内两处。随葬器物共计115件(片),包括礼器、兵器、车器、马器、生活器皿、礼玉、殓玉等。M257墓主人应是一位...
关键词:平顶山 应国墓地 M257 铜器墓 西周 
论旡鼎与丧服礼被引量:4
《考古》2015年第6期80-86,共7页袁俊杰 王龙正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应国墓地礼乐制度研究"(批准号:14BKG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与河洛三代都城文明研究"(批准号:13&ZD100)子课题"河洛地区的周代都城文明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商周金文礼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无鼎是1993年在河南平顶山市应国墓地一座中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242)中出土的一件有铭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礼"中的丧服礼,为考古发掘之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本文拟对该鼎的年代、作器者的身份进行分析,并在铭文考释...
关键词:旡鼎 铭文 丧服礼 西周早期 
叶家山曾国墓地日名铜器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3-16,共4页王琢 袁俊杰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4BKG012)
出土铜器铭文所记史实,曾国为姬姓诸侯国,其始封者当为南公。如果将南公与聃季载联系起来,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颇能解释曾国墓地出土日名铜器这一罕见现象。根据叶家山日名铜器使用规律和文献记载,不仅可发现曾国的始封君南公即为周文王...
关键词:曾侯 聃国 日名 多父 兄终弟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