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莉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活着》《挪威的森林》小说创作生死观余华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文坛》《文学教育》《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考试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浅析日本私小说与古典主义文学
《文学教育》2020年第15期30-31,共2页黄华莉 
私小说产生于日本大正初期,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日本古典主义文学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相碰撞、融会的产物.研究者以比较文学实证性的影响研究和变异研究为理论基础,探讨在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私小说与日本古典主义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私小说 古典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 
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历程与创作风格被引量:2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1期299-311,共13页黄华莉 
余华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了当代文坛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3年,余华以短篇小说《第一宿舍》进入文坛;1987年,凭借《十八岁出门远行》在文坛引起极大的反响;1991年,凭借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登上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余华虽然...
关键词:余华小说 小说创作 苦难意识 世事如烟 创作风格 创作历程 
《活着》与《挪威的森林》中生死观之比较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5年第6期75-78,共4页黄华莉 靳明全 
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都通过层出不穷的死亡事件以及小说人物生死两难的死亡体验表现了作者的生死观。中日传统生死观的差异决定了两位作者生死观之差别,但受存在主义生死观的影响,两位作...
关键词:《活着》 《挪威的森林》 余华 村上春树 生死观 
二外日语学习过程中的英日汉对比
《考试周刊》2008年第12期90-91,共2页黄华莉 
本文通过对日语、英语、汉语在语音、文字、词序、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对比,指出在二外日语学习中适当进行三种语言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英日汉对比 二外日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