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媛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异化中西异化理论创造性思维教育心理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创作评谭》《江西社会科学》《中国大学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被引量:1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2期35-37,共3页赖大仁 詹艾斌 宁媛 许蔚 
针对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认识,提出有必要建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理念,如知识论与价值论统一、多元性与主导性统一、转“知”为“智”、转“知”为“能”等等。在此基...
关键词:教学理念 知识论与价值论 多元性与主导性 转“知”为“智” 转“知”为“能” 
中西文化视野中“消费文化”的本质
《创作评谭》2005年第4期52-58,共7页宁媛 
"消费社会"也许称得上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术语之一。关于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学的讨论此起彼伏,不仅批评文章众多,且译著也比较多。"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文学"之类的语词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学者讨论的关键词,...
关键词:文学叙事 波德里亚 异化劳动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社会 卢卡奇 后现代性 异化理论 陈晓明 文学走向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物化”范畴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82-84,共3页宁媛 
作为哲学术语的“物化”的流传归功于卢卡契,它和黑格尔的“对象化”、马克思的“异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而作为中国的“物化”,则来源于庄子。“物化”的内涵东西方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但对科技时代却有着不同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物化 异化 对象化 科技 
批判性思维培养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必要途径被引量:4
《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12期36-36,45,共2页饶思中 宁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创造能力 培养途径 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 
异化理论在德国古典美学中的文化意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16-19,共4页宁媛 
国家教委青年基金资助项目(96JG750.11-44003)
异化理论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有机组成的统一体系。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重心放在政治、经济层面的分析上,本文从文化这一审美角度,重新审视康德、席勒、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探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源头,意在恢复异化...
关键词:异化 文化 异化理论 
全球化语境下观照西方文论的新视角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50-52,共3页宁媛 方文龙 
借用美学中分享型审美态度和旁观型审美态度一组概念,融合成一种新的观照西方文论的视角——既入乎其内(分享),又出乎其外(旁观),认为西方文论面临着其中心地位受冲击以及文学批评泛文化化两大挑战,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在立足中国古典...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 西方文论 文学批评 中国 古典文论 
简论詹姆逊的异化克服理论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58-59,共2页宁媛 饶思中 
关键词:詹姆逊 异化克服理论 资本主义 社会总体性 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 
从功利走向审美——谈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基本格局和走向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年第1期60-62,共3页宁媛 
新时期文学批评形态以1985年为界,从形态学角度看,八十年代初期,文学批评形态由文革时期的政治历史批评形态转型为现实主义批评形态,从文学本体观和价值观角度看,则由文革时的政治功利性转化为社会功利性,依然没有改变文学批评的...
关键词:文学批评形态 功利性文学批评 审美性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本体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