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洲

作品数:12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政府对外贸易当政者大旱光绪初年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晚清官办工艺局所的兴起和历史作用被引量:9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32-36,共5页张九洲 
晚清官办工艺局所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在清末10年间。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原因,主要是振兴实业、挽回利权;养教流民和罪犯;解决旗人生计等。工艺局所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其兴起和发展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传统救济方式的转变和...
关键词:晚清 工艺局所 兴起 历史作用 
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
《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42-46,共5页张九洲 
洋务知识分子在对外贸易上主张:以中国的优势产品推行出口型贸易战略;发展本国机器工业以实现"进口替代";组织公司以发挥对外贸易的团队优势;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以改善贸易的内外环境;采取保商政策等。这些主张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洋务运动 洋务知识分子 对外贸易 
论郭嵩焘的经济思想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张九洲 
郭嵩焘是晚清时期积极提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在经济主张方面,他在湖南最先倡创厘金;洋务运动中,主张本末并举,反对舍本逐末;主张对外开放,与西方列强"商战";强调"民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以"便民"、"利民"、"裕民"...
关键词:晚清时期 经济思想 郭嵩焘 厘金 商战 富民 
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文化改革刍议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02年第12期90-96,共7页张九洲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文化改革 ,涉及到了文教制度、保护人权和铲除封建陋俗等主要方面 ,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评价不能过高。因为 ,从民初的历史现状看 ,改革的影响有限 ;从改革高潮的全局看 ,地域有限 ,主要是通都大邑 ,部分城市和农...
关键词:辛亥革命 社会文化改革 
论清末财政制度的改革及其作用被引量:6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51-57,共7页张九洲 
清末财政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 :改革行政管理体系 ,强化中央调控能力 ;设立银行 ,建立公库制度 ;整理全国财政 ,试办财政预算等。推动财政制度改革的原因 ,除了清末“新政”和“宪政”运动的需要推动外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西方...
关键词:财政制度 作用 财政改革 现代化 清朝末年 公库制度 财政预算 财政科层 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编制 
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被引量: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81-86,共6页张九洲 
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体育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中国,最先受其影响的是清政府的洋务学堂和个别开明人士兴办的私立学堂。甲午战争后至清廷垮台,随着改良和革命思潮的兴起以及清廷“新政”的推行,西方体育在中国学校中取得了一定地位并获...
关键词:西方体育 主导地位 
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的铁路借款被引量:9
《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44-49,共6页张九洲 
甲午战后,力求自强的清政府掀起了“借债筑路”的高潮。在此后十多年间,清廷先后同西方国家签订了几十个借款合同,并修筑了几千公里的铁路。对此举措,以往的学术界基本否定。本文从思想发展、主观动机、合同内容前后的变化、社会实...
关键词:清政府 铁路借款 
论近代中国的银汇波动与对外贸易被引量:8
《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34-38,共5页张九洲 
在国民党实行法币政策以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银本位制的国家。从理论上讲,银汇的涨落,必然会相应引起中国贸易和经济形势的好坏变化。但事实是,银汇下跌不仅没有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局面的好转,反而使中国蒙受了更大的经济损失。银汇...
关键词:银价波动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经济发展 
不能忘却的国耻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1-4,49,共5页张九洲 
’97香港的回归,揭开了香港历史的新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这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不能忘记那段令人心碎的可悲历史,即港九地区的丢失和“新界”地区被强租的耻辱.
关键词:对华贸易 东印度公司 英国议会 香港历史 “新界” 十九世纪 《鸦片战争》 英国外交部 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业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自开商埠”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61-66,共6页张九洲 
论近代中国的“自开商埠”张九洲自《南京条约》开始,清政府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规定,相继开放了一大批通商厂’l岸作为外商居住和贸易的地方,这些口岸我们叫“约开商埠”或“约开口岸”;;“约开商埠”是西方资本主义损害中国主...
关键词:自开商埠 近代中国 约开商埠 通商口岸 对外开放 清政府 中国政府 文史资料 近代化 财政收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