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作品数:18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柏格森科技翻译本能理智生命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翻译》《中国外语研究》《法国研究》《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1世纪我国关于莫迪亚诺研究的现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中国外语研究》2020年第1期53-60,122,共9页张峰 秦诗雅 
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课题《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文学性研究》(XSP17YBZZ139)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传入中国后引起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为了全面梳理国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研究进展,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数据作为来源,借助CiteSpace工具,对2...
关键词:莫迪亚诺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现状 
手机时代下高校法语学习方式研究——基于中南大学法语专业教学的调查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年第45期335-339,344,共6页张峰 张案菁 陈淑怡 
2015年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小语种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XJK015BGD086);2016年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条件下法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互补性研究>(160010014)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育出现重大变革。智能手机开始频繁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大学生外语学习的重要工具,带来语言学习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本文以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方法基础,从运用方式、运用程度...
关键词:手机时代 法语学习 中南大学 
柏格森生命概念的美学思考
《法国研究》2017年第3期66-71,共6页张峰 
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课题<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文学性研究>(批号:XSP17YBZZ13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人文学导论>(批号:16BZCG01)
"La vie"是柏格森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石。在法语中既指具体的社会生活,也指无形的精神生命。关注生命意味着柏格森美学具有形下与形上双向思考:艺术既要关注现实生活,借助智能反映当下的实用与功利,又要不断超越现实,凭...
关键词:柏格森 生命概念 美学思考 
生命的双重观照——论柏格森美学的动态发展被引量: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6-26,共11页张峰 栾栋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课题"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文学性研究"(XSP17YBZZ13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人文学导论"(16BZCG01);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中青年教师暑期海外研修项目(16SQHWYX10)
柏格森美学对西方现代文艺思想影响巨大。"关注生命"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在柏格森哲学进程中,生命概念经历了从意识到物质再到记忆的概念重构,经历了从直觉到绵延再到道德的无形超越,既指形下的"生活",也...
关键词:柏格森美学 生命概念 艺术哲学 
中式直觉思维与柏格森直觉主义之辨——基于系统哲学的差异视角被引量:2
《系统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22-25,29,共5页张峰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度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14WYQN05)
传统直觉研究多关注中式直觉思维与柏格森直觉主义之间的融合,重在两者的同质性。本文关注异质性,聚焦差异分析。差异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系统中,也内在于主观思维过程中。从思维主体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看,中式直觉思维与柏格森直觉主...
关键词:中式直觉思维 柏格森直觉主义 系统哲学 差异视角 
对科技翻译研究困境的再思考被引量:2
《中国科技翻译》2014年第2期47-49,59,共4页刘峥 张峰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2012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对科技翻译研究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编号;12C092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高职理工科学生翻译技能培养有关问题研究"(编号:XJK12YYB003)的部分成果
科技翻译研究困境这一命题蕴含学理和价值两个判断。从学理判断看,该命题不能从科技翻译研究与文学翻译研究的相比较中得出,两类研究中源发性理论量上的差异不能成为该命题成立的理由。从价值判断看,原命题指涉的困境实为科技翻译研究...
关键词:科技翻译 研究困境 再思考 逻辑困境 
在本能与理智之间——对柏格森直觉概念的再思考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3年第5期41-46,共6页张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创新人才培植项目"学科之林的远足者--柏格森思想研究"(12QNCX0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柏格森人文思想的现代思考"(12GWCXXM-26)
直觉是理解柏格森哲学的一把钥匙,也是其思想中争议最大、最为人诟病的部分。柏格森的直觉与西方传统直觉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不再是外在于理智的纯一本能,而是本能和理智的有机融合,需要付诸努力才能实现;它不再是一个认识论而是一个存...
关键词:柏格森 直觉 理智 本能 
能动的融合——论柏格森作为方法的直觉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5期62-64,共3页张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度青年创新人才培植课题"学科之林的远足者-柏格森思想研究"(12QNCX01)资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柏格森人文思想的现代思考"(12GWCXXM-26)资助
直觉作为认识方法早已进入哲学领域,柏格森将其提升到了形而上的方法论层面,赋予直觉以新的内涵。柏格森的直觉与传统的直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不再是单一的本能,而是本能和理智的能动融合。正确把握直觉对于理解柏格森哲学语言的诗化...
关键词:柏格森 理智 本能 直觉 
柏格森研究现状分析
《文学教育》2013年第21期127-129,共3页张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度青年创新人才培植课题"学科之林的远足者-柏格森思想研究"(12QNCX01)资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柏格森人文思想的现代思考"(12GWCXXM-26)资助
21世纪以来,柏格森研究已成为西方学术界最活跃的思潮之一。国内研究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较前期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从总体而言仍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这种地位与柏氏思想本身的非破坏性和非功利性关系密切。在盛行解构、追求功用的当下...
关键词:亨利·柏格森 边缘化 人文意义 
归根·通变·创造——论柏格森思想的人文之境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6,共6页张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度青年创新人才培植课题(12QNCX0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2GWCXXM-26)
归根是人文研究的重要思路和方法,柏格森对于形而上学的追问不仅仅回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且将他们思想的根源追溯到芝诺悖论;通变与创造是人文学的主旨思想,柏格森思想中不但有以哲学为中心的文史哲之间的融通,更有以人文为本根...
关键词:柏格森 归根 通变 创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