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埃涅阿斯纪》维吉尔意象化城市《看不见的城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东吴学术》《山东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维吉尔史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续写及伦理重估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3年第2期137-147,共11页徐娜 
文艺复兴时期对《埃涅阿斯纪》的续写、仿作及评论是对维吉尔史诗复杂性与两重性的一种回应,关注并补全了与史诗主旋律不协调的哀叹之声。20世纪中叶兴起的哈佛派“双声解读”亦是一种对维吉尔史诗中暗线、伏笔及结尾问题性的回应。引...
关键词: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续写 “双声解读” 埃涅阿斯的愤怒 伦理重估 
论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的母亲形象及母性话语
《东吴学术》2020年第3期29-35,共7页徐娜 
《埃涅阿斯纪》作为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史诗的经典,一贯被评论界解读为父系史诗,作品中的母亲形象被反复遮蔽及压制,以便为史诗叙事回归父权秩序之“正途”让出道路。本文从宗谱中的母亲形象出发,解析史诗中被遮蔽的母亲形象,从“缺失的...
关键词:宗谱 母性疯狂 互文 文本潜意识 
论城市危机时代中的《看不见的城市》被引量:1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年第5期87-94,共8页徐娜 
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创作于城市生活危机时代,他运用“轻盈”的乌托邦新语言,塑造了五十五座想象之城,并以训练读者想象力的方式,对匮乏的城市现状加以丰富,以此来消解危机。同时,小说引导读者在“看”与“思”中将内在城市...
关键词:卡尔维诺 《看不见的城市》 城市 意象化 城市历史观 
冥府意象的变迁与灵魂观——以《埃涅阿斯纪》为中心的考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83-87,共5页徐娜 
《埃涅阿斯纪》卷六中的冥府,维吉尔效仿荷马史诗《奥德赛》卷十一,对阴间情景进行了更为详实的描述。这些描述同时为人文主义者但丁对地狱的构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想象的可能性。维吉尔对希腊文学资源中惩罚的沿袭与新变,削弱了传统...
关键词:终末论 奥德修斯式旅行 意志 虔敬 
论帕拉柴斯基在别处的佩雷拉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S1期308-311,共4页徐娜 
帕拉柴斯基式诗学文艺思想的"自我"呈现出不止一个的形象,这些"自我"呈现的多个形象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作者心理层面的一致性。帕氏的奇幻寓言《佩雷拉法典》塑造的"青烟人"是一个30年来以烟供给自身营养的身材矮小的奇人,他向人们讲述了"...
关键词:帕拉柴斯基 佩雷拉 
意大利文学十年回顾
《外国文学动态》2011年第5期47-49,共3页徐娜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意大利社会,各种扑朔迷离的现代思潮和挫人锐气的消费主义犹如两颗重磅炸弹,摧毁了作家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了一种日益严重的文学衰退现象:一部分作家因无法同现实对话而感到无所适从,...
关键词:意大利 文学 社会形势 八十年代 消费主义 现代思潮 传统观念 无所适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