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碧方

作品数:50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吕大临儒学本心理学工夫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中国道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民吾同胞”到“四万万同胞”——略论“同胞”观念的人伦重构
《思想与文化》2024年第1期266-282,共17页王哲毅 文碧方 
近代以来,“同胞”观念的内涵发生了巨大转变。“民吾同胞”的“同胞”观是以亲亲、尊尊为基本格局而展开的天下一家的理想原则,通过“万物一体”的诠释,“同胞”观进一步被理解为生存论意义上的命运共享。基于此理解,服膺于阳明学的梁...
关键词:民吾同胞 万物一体 四万万同胞 
论金岳霖《论道》中的“可能”观及其转变
《哲学分析》2023年第6期28-36,190,共10页文碧方 李宝达 
“可能”是金岳霖形而上学建构中的核心概念,他在《论道》中认为凡是逻辑上不矛盾的就是可能的。金岳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则转而从具体条件出发去讨论“可能”。对于其“可能”观上的这一转变,可以作一种调和性的诠释。这种诠释仍然延...
关键词:金岳霖 《论道》 可能 形而上学 
吕碧城《大公报》时期的女学女权思想新探
《原道》2023年第1期151-168,共18页文碧方 陈乾奕 
吕碧城作为近代女性独立自主的先觉先行者,可以说与英敛之的《大公报》息息相关,她的“离家出走”是在《大公报》鼓动下的“出走”,她的女学女权观是在《大公报》的影响下形成的,同时她又转而用她的如椽之笔将《大公报》所倡导的女学女...
关键词:吕碧城 女学 兴女权 《大公报》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金岳霖对《论道》的反思和批判
《思想与文化》2023年第1期300-312,共13页文碧方 李宝达 
《论道》是金岳霖的形而上学著作,金岳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对《论道》作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论道》的核心概念是“式”与“能”以及“理”与“势”,金岳霖对《论道》的反思和批判也就主要围绕着“式”与“能”以及“理”与“势”展...
关键词:  论道 马克思主义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200-200,共1页文碧方 刘丽莎 
“太虚”这个概念,是张载整个哲学体系的枢纽。从张载提出这个概念至今,近千年的时间,历史上的阐释不断、争议不断,当代的解释更是纷繁芜杂,而且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路径,却都能自圆其说。一方面,以冯友兰和张岱年、陈来师徒为代表的学...
关键词:冯友兰 太虚 张载 陈来 气一元论 唯物论 纷繁芜杂 张岱年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4期201-201,共1页文碧方 刘丽莎 
“太虚”这个概念,是张载整个哲学体系的枢纽。从张载提出这个概念至今,近千年的时间,历史上的阐释不断、争议不断,当代的解释更是纷繁芜杂,而且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路径,却都能自圆其说。一方面,以冯友兰和张岱年、陈来师徒为代表的学...
关键词:太虚 牟宗三 冯友兰 张载 陈来 气一元论 唯物论 纷繁芜杂 
颜子没而圣学亡:论《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对于中国儒学“密境”的探索
《哲学门》2022年第1期331-342,共12页范根生 文碧方 
中国哲学这门学科自从建立以来,海内外学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大多以西方哲学作为参照典范,迄今依然尚未完全摆脱。在西方哲学的“客观标准”下,学者们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集中在本体论、逻辑学、知识论、政治伦理哲学等领域,对于不符...
关键词:中国儒学 礼乐教化 缄默维度 伦理哲学 西方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颜子 客观标准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文碧方 刘丽莎 
“太虚”这个概念,是张载整个哲学体系的枢纽。从张载提出这个概念至今,近千年的时间,历史上的阐释不断、争议不断,当代的解释更是纷繁芜杂,而且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路径,却都能自圆其说。一方面,以冯友兰和张岱年、陈来师徒为代表的学...
关键词:太虚 正蒙  
人间何以难逍遥?——评储昭华《何以安身与逍遥:庄子“虚己”之道的政治哲学解析》
《哲学评论》2021年第2期347-355,共9页文碧方 鞠秋洋 
储昭华教授《何以安身与逍遥:庄子“虚己”之道的政治哲学解析》一书,从视域和方法论意义上视《庄子》为政治哲学文本,不仅对庄子“虚己”之道的政治哲学意蕴作了发掘,而且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之维度对庄子如何安身与逍遥的思考进行了探...
关键词:储昭华 庄子 虚己 政治哲学 
憨山德清以佛解《老》的经世旨向探析
《五台山研究》2021年第4期44-47,53,共5页文碧方 鞠秋洋 
憨山德清通过对《老子》的佛学解读,将三教统一于唯心识观之下,又通过对三家体用工夫之分析,以"无我之体"将儒道佛"涉世"、"忘世"与"出世"统摄在"利生之用"中,强调佛法不离世间法,借由对《老子》经世旨向的诠释来探索三教的会通融合,既...
关键词:唯心识观 体用 止观 经世 利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