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诚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宗喀巴宁玛派成佛密教西藏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藏学》《五台山研究》《西藏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知识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评《人类奥秘大开放——藏传佛教密宗》
《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116-120,共5页李冀诚 
藏传佛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不仅对藏族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曾经发生过、而且现在仍然发生着重要影响.甚至对周边民族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国内而言,如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门巴族、洛巴族等许多民族,至今仍有...
关键词:门巴族 藏族社会 藏传佛教 多民族 土族 纳西族 裕固族 可读性 奥秘 知识性 
藏传佛教教义研究的力作
《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205-207,共3页李冀诚 
对于藏传佛教的研究,不仅具有宗教学的意义,而且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不了解藏传佛教,就很难达到对于藏族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而就藏传佛教研究自身而言,其核心内容当是对其教义思想的研究。可是当前国内藏...
关键词:佛教思想 《史纲》 佛教化 佛教教义 藏传 如来藏 主要人物 苯教 宁玛派 宗喀巴 
藏密曼荼罗的哲学意义被引量:6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70-75,共6页李冀诚 
关键词:藏密 曼茶罗 哲学意义 金刚乘 大乘佛教 密教 佛菩萨 时轮 成佛 生死轮 
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大手印法”被引量:1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37-41,共5页李冀诚 
噶举派(bkav brgyud pa)是藏传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因它是用口头传承教敕的宗派,故称噶举派。又因为该派是“以领得亲语教授而为传承,故称作教传为宜也。”噶举派特别重视密法的修习,此密法的修习全靠师徒口耳相传,所以又称口传派。另外,...
关键词:噶举派 大手印 玛尔巴 米拉日巴 显教 贡噶 密教 成佛 谛洛巴 金刚持 
西藏佛教萨迦派及其“道果教授”被引量:2
《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93-103,共11页李冀诚 
萨迦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教派.与西藏佛教的其它教派相比,它有许多独具的特点,其它暂且不论,仅在所重教义上它也有独到之处。宁玛派的教义重在“大圆满法”(vdsog chen);噶举派的教义重在“大手印法”(phyag rgya chen...
关键词:西藏 佛教 扎巴坚赞 金刚 萨迦派 教义 印度密教 教授 格鲁派 宁玛派 
西藏佛教夏鲁派祖师布顿大师及其著述被引量:3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32-39,共8页李冀诚 
布顿仁钦朱(1290—1364)通称布顿,元人译为卜思端,他是西藏佛史里在佛学方面一位极有名的人物,他对西藏佛学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著述。可以说他是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最大的一位佛教学者。他有不少知名弟子,其中有的曾做过黄教祖师宗喀...
关键词:夏鲁派 宗喀巴 佛教学者 仁钦 丹珠尔 夏鲁寺 佛教教义 善逝教法史 经论 宁玛派 
西藏佛教密宗概述被引量:3
《西藏研究》1989年第1期49-64,共16页李冀诚 
西藏佛教特重密宗,西藏佛教徒向来把密宗视为佛教的“精髓”,提倡显密兼修,先显后密。密宗教法渊源于印度,兴盛发展于西藏。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泯灭后,唯有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密...
关键词:密宗四部 佛教徒 西藏 佛教密宗 印度密教 印度教 金刚 曼陀罗 无上瑜伽部 世纪初 
藏传佛教与五台山被引量:1
《五台山研究》1988年第4期16-19,共4页李冀诚 
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
关键词:前弘期 文殊菩萨 仓央嘉措 藏族人 登巴 噶玛噶举黑帽系 佛教史大宝藏论 噶举派 宗喀巴 觉域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