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辉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法和谐社会大陆法系精神损害赔偿邓小平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与社会发展》《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金融教育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民事立法呼唤取得时效制度
《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2期17-19,共3页吴光辉 
取得时效源起于罗马法,与诉讼时效共同构成传统民法中的时效制度。我国民法虽在体例上继承了大陆法系的传统,但在制度设计上却抛弃了取得时效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法制度中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
关键词:取得时效制度 民事立法 民法制度 物权法草案 诉讼时效 大陆法系 80年代 90年代 
论我国物权法的创新与进一步完善被引量:2
《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吴光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提交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进行最后审议并获得高票通过.并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物权法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立法创新。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立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立法创新 中国特色 审议 人大 
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被引量:5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77-81,共5页吴光辉 
私有财产是神圣的,私有财产的神圣性不是靠宣示而是靠制度设计。我国关于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应当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 宪法保护 制度缺陷 完善 
应当淡化“农民工”的称谓:社会歧视与社会公正
《金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106-107,共2页吴光辉 董前程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民工潮”,但流入城市的农民往往由于以身份甄别为特征的户籍制度的限制,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社会歧视,他们在城市缺少平等的竞争环境,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一切都因为...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歧视 社会公正 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5年第11期96-97,共2页吴光辉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导和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关键词: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 
侵权行为概念考辨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第7期115-117,共3页吴光辉 
侵权行为是目前民法学界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关于侵权行为的定义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不仅各国的立法规定不尽一致,而且各国学者也争论不休,各执已见.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以期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有所裨益.
关键词:侵权行为 定义 过错 财产 大陆法系 《民法通则》 侵权损害 法律行为 罗马-德意志法系 民事责任 损害赔偿 思维形式 概念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和完善初探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25-27,共3页吴光辉 杜万波 
行政主体理论在行政法学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对中外行政主体理论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存在的缺陷及对行政法学研究和行政工作的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阐述了笔者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行政主体 缺陷 消极影响 行政工作 法学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保护不力的法制对策初探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30-31,共2页吴光辉 王晓青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但从实践来看 ,我国对精神损害赔偿的保护力度明显不够。笔者从立法、执法。
关键词:法制对策 民法 精神损害赔偿 保护不力 立法 守法意识 
刍议小额侵害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93-95,共3页吴光辉 张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主要的法律。针对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诸多事实 ,文章指出小额侵害是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主要问题 ,加强诉讼保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
关键词:构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小额侵害 诉讼保护 安全体系 法律制度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吴光辉 黄亚东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笔者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标准等角度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 。
关键词:民法 精神损害赔偿 适用范围 赔偿标准 立法完善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