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更多>>
发文主题:财产刑执行复议案执行异议执行法院债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企业与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轮候查封的预期效力与平等债权的受偿冲突——以何甲、何乙与王甲一方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为例
《企业与法》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张志煜 高原 
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因房屋被司法查封而导致的纠纷屡见不鲜。虽然法律规定被查封的房屋不得过户,但是对于首封及轮候查封的性质及效力问题,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争论。本文尝试从不再查封主义的理论为突破口.论证轮候查封的效力,进而得出...
关键词: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查封 冲突 债权 平等 司法实践 交易过程 法律规定 
物权无因性承认抑或否认的殊途同归兼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以臧某与连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为例
《企业与法》2016年第4期52-57,共6页高原 
系争房屋原系臧某房屋拆迁后以补偿安置款购得。2008年8月,系争房屋权利核准登记至臧某名下.房屋由臧某及家人居住使用。2011年8月12日.案外人李某以臧某代理人的身份与谢某就系争房屋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房地产转让...
关键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物权无因性 殊途同归 房地产买卖合同 房屋拆迁 纠纷 否认 权利登记 
是事执行救济权灾现机制的重新审视与完善——以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为视角
《企业与法》2016年第1期28-33,共6页周芝国 澹台仁毅 孙咏 高原 
一、我国民事执行救济权实现机制的重新审视 民事执行救济权作为法定权利.只有将其转化为现实权利.才对权利主体具有实际价值。但从法定权利到现实权利的跨越.依赖于某种形式的权利实现机制。民事执行救济权实现机制的出现.正好满...
关键词:救济权 异议之诉 制度 债务人 民事执行 权利主体 现实权利 法定权利 
使释明权及释明后的处理——金某与T银行上海分行、科教公司执行异议复议案为例
《企业与法》2015年第3期58-61,共4页孙咏 高原 
案外人异议是案外人基于对执行标的物享有所有权或者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而提出的异议.是一种实体上的救济手段。而执行异议是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法院的执行行为违反程序法的规定.损害了其程序上的利益而提...
关键词:执行异议 上海分行 释明权 复议案 案外人异议 执行标的物 银行 公司 
公法债权理论在财产刑执行中的应用——财产刑执行准用民事诉讼法的路径选择
《企业与法》2015年第2期35-40,共6页周芝国 澹台仁毅 孙咏 高原 
一、财产刑执行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财产刑执行立法体例和立法技术的现状 我国财产刑执行的法律渊源主要来自于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1、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法》第36条规定了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
关键词:财产刑执行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路径 应用 债权 公法 民事优先原则 
论财产刑执行权的内部构造与优化配置——以“侦检审执”四位一体为视角
《企业与法》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周芝国 澹台仁毅 孙咏 高原 
一、财产刑执行权力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局是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的财产刑执行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财产刑执行机构规定不甚明确,虽然《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和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了财产刑的执行机关是人民...
关键词:财产刑执行 四位一体 优化配置 内部构造 《刑事诉讼法》 执行权 检审 执行机构 
执行程序中对无诉讼行为能力的被执行人如何确定法定代理人的探析——以上海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执行吕某等排除妨碍纠纷案为例
《企业与法》2014年第5期62-64,共3页孙咏 曹滢 高原 
【提要】诉讼代理是在诉讼上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诉讼正常进行的一项诉讼制度.指定代理是代理制度的一种.这种代理是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在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使代理权时,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其进...
关键词:诉讼行为能力 法定代理人 排除妨碍 申请执行 企业发展 被执行人 执行程序 纠纷案 
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时 申请人有多项异议理由的应当同时主张
《企业与法》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孙咏 高原 
我国仲裁法为仲裁裁决的债务人提供了双重救济途径:一是向拥有执行权的法院提出不予执行的申请.二是向享有撤销权的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双轨制的制度设计在充分考虑了被执行人合法权益保障的同时,也为部分“老赖”恶意利用程序救...
关键词:仲裁裁决 不予执行 应当 申请人 主张 异议 合法权益保障 执行法院 
未经执行法院确认的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是否可以作执行结案处理——以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上海某展览有限公司执行异议复议案为例
《企业与法》2014年第2期42-44,共3页孙咏 高原 
【提要】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完毕是一种常见的执行结案方式.这有助于有效缓解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使涉执矛盾得到圆满的解决。但近年来.债权人在执行过程中委托“专业讨债人”进行“灰色代理”....
关键词:和解协议 结案方式 执行异议 申请执行 执行法院 复议案 公司 有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