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冬

作品数:11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关汉卿杂剧古汉语兼语短语语义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求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根源及其思维基础初探——以《广雅疏证》动植物名词为例被引量: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04-111,共8页黄晓冬 胡继明 
胡继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广雅疏证>词汇研究"(10FYY016)成果之一
"异名同实"是指一个事物具有多个名称。王念孙《广雅疏证》的考释中反映出古人为动植物命名有八种理据。单个词的理据不简单等于词汇现象的成因、根源。人们总是选择适宜的理据作为命名依据,加之词与词在符号层面又有多种关联,这二者是...
关键词:古汉语 “异名同实” 词汇 《广雅疏证》 动植物名词 
形象色彩义获得方式及认知、语用的特殊功效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年第11期19-22,共4页黄晓冬 
四川师范大学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新词语的形象色彩研究"[项目编号:11ZDW03]的成果之一
词语的形象色彩义是指附着在词语的理性意义上,通过词形引发联想而获得的一种生动的形象体验。人们主要通过造词法和认知模型来产生或获得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对语言系统(词汇子系统)而言,形象色彩词容易完成新词语由扩散到固化为词汇系...
关键词:形象色彩义 获得方式 认知 语用 
框架视域下的汉语动词词义分立动因初探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3-112,共10页黄晓冬 
要在框架语义理论指导下从框架视域研究词义演变规律,为了细化和控制词义观察视角,我们以"场景—框架"关系为依据对框架进行分类:即在学者们从语义域角度对框架分类之外,我们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词元的构成情况等角度对框架进行分类...
关键词:框架视域 汉语动词词义分立 动因 
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类型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4年第03X期61-62,共2页黄晓冬 
四川师范大学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新词语的形象色彩研究"(项目编号:11ZDW03)成果之一
词语的形象色彩义是通过词形引发联想而具有的一种生动的形象性体验。区分词义的形象感,便于区分词义范畴;而区分词的形象色彩,则是把同一范畴的词义根据其感性特征作了次范畴的划分。新词语的形象色彩有情韵、动态、性质状态、形貌、...
关键词:形象色彩义 词义中的形象感 关联词义范畴和次范畴 形象色彩义的类型 
试论兼语短语的语义结构被引量: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38-43,共6页黄晓冬 
动宾和主谓套叠而成的兼语短语有V1、N、V2和C(Connection)四个基本语义成分,前三者是显性的,C则是隐性因子。因此,V1NV2的语义结构是多元、多层、非直线型的复式结构。V1NV2的语义结构类型由V1N和NV2的语义关联(即C)决定。V1NV2的语义...
关键词:兼语短语 语义成分 语义结构 结构成因 
论“使NV_2”的结构类型归属被引量: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41-45,共5页黄晓冬 
动宾和主谓套叠而成的兼语短语有V1、N、V2和C(Connection)四个基本语义成分,前三者是显性的,C则是隐性因子。兼语短语V1NV2以V1N和NV2两个结构体为存在基础。因此,V1NV2的语义结构是多元、多层、非直线型的复式结构。从兼语短语V1NV2...
关键词:兼语短语 语义结构 “使NV2” 结构类型归属 
谈谈“使NV2”的结构类型归属
《语言历史论丛》2008年第1期169-183,共15页黄晓冬 
动宾和主谓套叠而成的兼语短语有V1、N、V2和C(Connection)四个基本语义成分,前三者是显性的,C则是隐性因子。兼语短语V1NV2以V1N和NV2两个结构体为存在基础。因此,V1NV2的语义结构是多元、多层、非直线型的复式结构。从兼语短语V1NV2...
关键词:语义 因子 动宾 基本 结构 类型 
古汉语训诂材料中词的词义层次
《求索》2004年第7期211-213,共3页黄晓冬 
关键词:古汉语 训诂材料 词义 指称 《训诂讲词》 
关汉卿八种杂剧对白中带“得(的)”补语被引量: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57-61,共5页黄晓冬 
关汉卿八种杂剧对白中,v+得+c表示结果意义的使用得最多,占这种句式语法意义的55.9%。结果补语的句法形式最丰富,结构最复杂,表义最精细。状态补语的句式则只有3种,且用例数量在三种中最少,这和变文恰恰相反。可见带“得”补语在金元时...
关键词:杂剧 对白 带“得”补语 
关汉卿八种杂剧对白中不带“得(的)”的结果补语研究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00-106,共7页黄晓冬 
在关汉卿八种杂剧对白不带“得 (的 )”的结果补语中 ,动词作补语比起变文时期有了十分迅速的发展 ,且V、C结合得更紧密 ,V与C中间很少插入宾语 ,到现代汉语中很多都凝固成动结式合成词或短语。语义指向方面 ,结果补语的语义联接对象可...
关键词:关汉卿 杂剧 得(的) 结果补语 合成词 语义指句 对白 宾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