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苏

作品数:27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80后现实关怀先锋小说汤汤现代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延河》《南方文坛》《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凿石者的执念与逃逸者的抵抗——从《河湾》看张炜小说创作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10期107-116,共10页黄江苏 
张炜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产出各类文体一千五百多万字,其中“大河小说”《你在高原》就达四百五十万字,其“编后记”称之为“我们所知道的小说领域中字数最多篇幅最长的纯文学作品(历史小说和通俗小说等除外)”~①,的确很容易让人望而生...
关键词:《河湾》 历史小说 小说领域 张炜小说 大河小说 通俗小说 《你在高原》 以简驭繁 
“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论《阿Q正传》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4期15-25,共11页黄江苏 
鲁迅希望读者由阿Q悟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但究竟哪些特质是在“写一切人”,学界却无正面清晰的回答。本文试图指出,“以社会的因袭的惯例为其意志”,以及精神胜利法中的自欺、遗忘,是阿Q与不同时空中...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精神胜利法 画圆 
为什么现代文学的开端是个“狂人”?——论《狂人日记》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6期223-235,共13页黄江苏 
以“人的文学”为旗帜的中国现代文学,其开创性的作品是《狂人日记》,鲁迅为何要由“狂人”来宣示启蒙话语?“狂人”这一独特艺术设置,对“五四”时期的反传统言说起到截断众流的效果,也营造了文本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幻觉相间的艺...
关键词:《狂人日记》 艺术装置 五重形象内涵 主体性 
“80后”作家研究:质疑、出路与价值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92-99,共8页黄江苏 
"80后"文学是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但相关的研究还遭受着诸多质疑,这种代际划分方式的合理性亟待论证。有研究者提出"城市化时代的青年文学"等命题来回应质疑,但仍有未解的理论困境。应该看到,代际划分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失...
关键词:中国文学 “80后”作家 代际划分 整体主义 
鲁迅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史实新探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87-91,共5页黄江苏 
根据新发现档案材料考定伊罗生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发起人,结合鲁迅与伊罗生的交往,可推定鲁迅事先与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构想,后来才欣然应蔡元培之请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鲁迅在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之后与宋庆龄结下了恒久的"革...
关键词:鲁迅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宋庆龄 林语堂 胡适 萧伯纳 
思想的先锋——互文性视角下余华先锋小说再解读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7期120-129,共10页黄江苏 
余华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中存在"互文性"现象,尤其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与《往事与刑罚》,《难逃劫数》与《世事如烟》较为典型。这三组作品分别体现了余华对存在、历史、宿命等命题的沉潜思考,对照起...
关键词:互文性 余华 先锋小说 
直面前辈的历史与我们的生活——读张悦然的《茧》被引量:2
《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1期91-95,共5页黄江苏 
乔叶的《认罪书》或许是第一部让年轻的80后女孩担纲主角的长篇小说,而且是通过她来接引反思"文革"这样的宏大主题。它不啻于第一次刺破生活在"小时代"里的80后青年的个人生活小悲欢,启发他们对历史产生切身的痛感与严肃的思索。
关键词:个人生活 历史 《茧》 张悦然 长篇小说 80后 文革 
论汤汤童话中的现实关怀精神及其历史意义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6年第9期133-138,共6页黄江苏 
童话的发展拥有着一程一程的辉煌,也跨过一个一个的误区,这似乎是所有历史的必然。在人们的观念中,童话好不容易摆脱了只是讲述"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虚幻面貌,又一度陷入了"小狗小猫教我们讲卫生"的狭隘教化的成规。到今...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 现实关怀 讲卫生 儿童文学史 快餐化 生存境遇 儿童成长 抱抱 亲子关系 文学工作者 
“减法”尽头,如何做文学的“加法”?-论余华的创作历程与症结被引量: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9-84,共6页黄江苏 
《第七天》提供了绝佳的反观余华创作的视角.它集中了余华在“先锋”时期的实验性写作、《活着》时期的温情写作、《兄弟》时期的强攻现实写作,在艺术探索、情感体验、现实关怀方面,都维系了很高的水准.但是,在人物内在的丰富性、时代...
关键词:《第七天》余华 文学的加法 
与虚无和好——苏瓷瓷论
《扬子江(评论)》2016年第2期48-52,共5页黄江苏 
苏瓷瓷是80后作家中极其独特的一个。这独特不仅仅在于她的经历,也不仅仅在于她的文学风格——与残雪一样,她也是一个宣称"为了复仇写小说"的人~1,残雪的"复仇"指向的是专制文化对于个性独立的压迫,她的复仇则是指向日常生活的困窘...
关键词:文学风格 虚无感 弱小者 活下去 活着 李沐 一朵朵 她说 文学生涯 相信自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