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宏

作品数:14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国时期绘画观高剑父现代主义绘画情趣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美术馆》《美术学报》《艺术探索》《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何为现代:1940年代高剑父的现代绘画观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21年第1期35-45,共11页陈建宏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岭南学术传统与当代学术话语建构研究--民国时期广府书画鉴藏研究”(2020GZGJ308)。
在现代氛围浓郁的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在193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被大量引入中国并成为新思潮的时候,高剑父将自己坚持多年的绘画改革的产物新国画命名为"现代绘画"(现代国画),是一种资深进化论者的充满世界眼光的适时之举。他的意图是...
关键词:高剑父 现代绘画观 1940年代 学术背景 
国画教学改革与现代转型——评《海派绘画史》
《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8期140-140,共1页陈建宏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艺术史上出现了一批被称为上海学派或海事学校的画家,其以上海为活动中心,吸收并引领了江苏、浙江、安徽乃至更大地区的艺术力量。而其变革时代的威望和深远影响已经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地方画作。但是,如果使用严格...
关键词:国画教学 海派绘画 《海派绘画史》 绘画史 现代转型 
现代科学与新题材——高剑父《我的现代绘画观》研究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17年第4期32-32,41-46,共7页陈建宏 
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社会科学类]"晚清及民国时期广东地区的书画网络与区域竞争"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WZDXM021]
本文以1941年高剑父的《我的现代绘画观》为主要研究文本资料,旁采同时代的相关论述,在比对中探析近代中国人的现代美术观的生成历程、呈现样态以及价值指向。特别是高剑父现代绘画试验中所援入的科学主义以及新题材,是本文的研究中心。
关键词:高剑父 《我的现代绘画观》 现代科学 绘画题材 现实关怀 
关于当下国画两种艺术状态的一些思考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年第7期43-44,共2页陈建宏 
当下的国画界中,观念多元,形制无数,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每种绘画风格和理念都有一些坚固的实践者和追随者。其中,有两种态势值得关注:一是艺术界中出现的精神旨趣上的"格古";一是国画题材上的日常关注。特别是在当下观念先行的以艺术...
关键词:古典情趣 日常化 国画艺术 传统题材 转化 
高剑父绘画中的问题意识——以《我的现代国画观》为中心
《美术学报》2017年第3期47-55,共9页陈建宏 
作为一个现代国画的主要倡扬者,高剑父的绘画理念是迥异旧派的。为了不落俗套,他认为一个现代画家必须拥有独立的判断力和思辨能力,即提倡问题意识在解决传统绘画的现代遭遇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不仅在他的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可得到印证,...
关键词:高剑父 《我的现代国画观》 问题意识 关山月 时代思潮 
现代主义绘画的中国源起:从留日时期关良的艺术抉择说起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7年第3期22-32,共11页陈建宏 
留日五年,关良实现了从古典写实向现代主义的绘画转变——他可能是中国洋画界最早的野兽派画家之一。他大胆扬弃固有画学而追随新法,深知走向世界首先必须融入所向往的世界,为此他自觉地与日本青年艺术家一道成为大正时期文艺狂飙的积...
关键词:关良 新画法 “跨越” 大正文化 留日 
维续与试验:当下广东新工笔浅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7期65-65,共1页陈建宏 
在一篇短文里,要想对纷繁复杂的中国工笔画界做出全面而精到的剖析是不切实际的,但如果缩小范围以某些地区或个人的艺术实践为聚焦中心,可能就会达到一叶知秋的写作效果。因此,本文的论述焦点集中于当下广东地区的青年画家的工笔画...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 广东地区 试验 广州美术学院 青年画家 艺术实践 写作效果 一叶知秋 
近三十年广东工笔花鸟画浅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2期88-88,共1页陈建宏 
毋容置疑,近三十年来的工笔画(以花鸟、人物画为主)已经成为新中国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传统国画学科。它以题材多样、造型严谨、语言丰富、表达面广等优势得到了许多具有美术学院背景的青年画家的青睐,依靠这种绘画样式,青年艺术家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绘画样式 入选作品 绘画领域 作品总数 青年画家 画学 新中国发展 题材多样 近三 
中国情趣:关良的绘画意图——兼论民国时期西方艺术本土化问题被引量:1
《中国美术馆》2016年第4期42-51,共10页陈建宏 
20世纪30年代,“洋画中国化”成为了中国画界的一个争论热点。画家关良认为将中国情趣移植入洋画绘制中,才能凸显中国油画在世界范围内的鲜明特色。本文在相关文本史料的梳理、解读基础上,对于该时段关良的绘画意图的生成历程和周遭...
关键词:中国画 西方艺术 民国时期 意图 绘画 情趣 本土化 30年代 
日常生活与抒情模式——关良油画母题研究
《美术学报》2016年第4期51-59,共9页陈建宏 
本文关注的是民国时期关良绘制的一系列以室内的女人为母题的油画作品。通过图像分析、文本解读,以及借助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希冀为此类题材画作的描述场景、抒发情感及创作主旨寻找到合适的接近历史真相的解答。
关键词:日常生活 场所空间 绘画母题 室内女人 抒情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