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杰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唐代工笔仕女画六法论工笔仕女画工笔人物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创意与设计》《南风》《新视觉艺术》《书画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浓烈雅逸 美丽空灵——论闫秀媛的工笔牡丹画《国色天香》
《南风》2017年第23期66-68,126,共3页黄培杰 
牡丹花端庄大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国人民心目中的“花中之王”。唐代诗人李正封的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让牡丹花承载了“国色天香”的历史美誉;同是唐代诗人的刘禹锡《赏牡丹》诗中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
关键词:牡丹画 《国色天香》 工笔 空灵 唐代诗人 文化象征意义 中华民族 诗句 
课堂创意训练和小色彩稿——基于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美术学教学探讨
《创意与设计》2017年第2期77-81,共5页黄培杰 
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在同根同源的基础上,独立性越来越强。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使得这两门学科的共同点即创意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小色彩稿就是这个共同点的集中体现,课堂创意教学的探索,对这两个学科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课堂创意训练 小色彩稿 
艺术设计与中国画——兼述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思考
《创意与设计》2015年第5期84-89,共6页黄培杰 
受屠呦呦以传统中草药获诺贝尔奖的启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艺术设计与中国画的关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画之内涵宝藏,为当今的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的学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中国画 艺术设计教育 
雄浑朴拙 意趣妙传——刘贵廷篆刻作品赏析
《新视觉艺术》2013年第5期94-94,共1页黄培杰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诗词《清平乐·六盘山》,那磅礴的气势,壮阔的情怀已经是广为大家所熟悉的,每每读到此诗便会引发...
关键词:作品赏析 六盘山 艺术境界 艺术作品 艺术形式 艺术家 毛泽东 诗词 
清纯与涩熟——蔡炀灿的工笔人物画审美特征浅析
《新视觉艺术》2013年第3期4-5,共2页黄培杰 
蔡炀灿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美术系07级的毕业生,她当初怀揣着学习中国画的梦想,在考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之时所填的专业志愿就是美术系中国画,希望在工笔人物画上有所成就,从入学到毕业对工笔人物画的学习始终没有间断。记得入学后不久我...
关键词:人物画 审美特征 设计学院 江南大学 毕业生 中国画 土家族 美术 
“光”与“动彩”的乐章——唐代工笔仕女画的本体发展辨析
《中国美术馆》2007年第8期81-87,共7页黄培杰 
导师推荐语:论文的作者前为中央美术学院工笔人物画硕士,多年来在大学从事工笔人物画教学与实践,继续就唐代工笔仕女画的"典范性"进行深入辨识,为当代人物画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理论参照系,使其从文化精神和形式技法上找准...
关键词:仕女画 唐代绘画 工笔画 色彩运用 工笔人物画 典范性 六法论 对立统一 理论与方法 时代精神 
唐代工笔仕女画研究被引量:2
《美苑》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黄培杰 
唐代工笔仕女画的产生、发展,其由初唐到盛唐再到中晚唐时期的变化,是一个逐渐的、全面进行的过程。所谓全面,就是不仅要从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和工笔仕女画自身以及它生长的外围绘画情况多角度地“横向”来看,还要从历史发展的...
关键词:仕女画 工笔 唐代 历史生态 中晚唐时期 绘画 
中国工笔画格调浅论
《书画艺术》2006年第3期10-14,共5页黄培杰 
格调对于中国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幅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体现着作者的艺术造诣、学识修养和审美追求的品位。
关键词:中国 工笔画 格调 艺术价值 艺术造诣 审美追求 学识修养 中国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