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云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突厥语词典》柯尔克孜语现代哈萨克语词汇研究汉语补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语文》《满语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哈萨克语名词第二人称领属附加成分的历史发展被引量:2
《民族语文》1998年第5期67-75,共9页陈晓云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方面讨论哈萨克语名词第二人称领属附加成分的历史发展。认为-lar和-larz的形成可能与-lar不规则地前置于-和z有关,其结果导致现代哈萨克语的名词缀接这两种附加成分时,从形式上看不出单复数的区别。
关键词:附加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 现代哈萨克语 《突厥语词典》 语法意义 文献语言 乌孜别克语 复数形式 名词复数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 
《突厥语词典》与现代哈萨克语元音和谐比较研究
《满语研究》1998年第1期77-85,共9页陈晓云 
本文主要从前后对立和圆展对立两个方面对《突厥语词典》与哈萨克语的元音和谐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现代哈萨克书面语既继承了《突厥语词典》元音前后对立和谐的重要特征,又表现出没有圆展对立和谐的自身特点。但是,现代哈萨克书...
关键词:现代哈萨克语 对立和谐 元音和谐 《突厥语词典》 圆唇元音 书面语 柯尔克孜语 双音节词 展唇元音 元音系统 
论维汉双语教学中的补语问题──以维吾尔语状语成分的转换为例被引量:1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86-91,共6页陈晓云 
在双语教学中,应以母语作为语义信息的输出源,为此,维汉语教学中的补语问题,可以维语的状语成分转换成汉语的相应成分来解决。这种转换有两种:自然转换与强制性转换,后者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具体分析了维语的状语在转换成汉...
关键词:维吾尔语 强制性转换 状语成分 语义信息 汉双语教学 自然转换 转换模式 汉语补语 结构模式 可能补语 
哈萨克语与马有关的词汇研究被引量:2
《满语研究》1996年第2期61-67,120,共8页陈晓云 
关键词:哈萨克语 哈萨克族 畜牧文化 蒙古语 维吾尔语 词汇 柯尔克孜语 心理感知 母马 游牧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