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华

作品数:29被引量:16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侧柏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酶活性混交林华北石质山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灌溉排水学报》《生态环境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教育》2024年第11期50-52,共3页沈连峰 马丽 李烜桢 郑龙辉 张建伟 范宇杰 孔玉华 沈思含 
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4XJGLX010、2022XJGLX056和2023XJGLX028)。
本文结合河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总结了以农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方融合的实践创新模式等人才培养经验。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探讨了新工...
关键词:河南农业大学 创业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 农业院校 工程科技人员 高等工程教育 新工科 高等教育 
王屋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研究被引量: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49-957,共9页冯二朋 张立伟 赖勇 王彩峰 杨喜田 孔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331);河南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济源项目)。
【目的】探究不同海拔对植被与土壤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为植被-土壤系统改善和山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王屋山5个海拔梯度(800、1000、1100、1200和1500 m)植被与土壤的全面调查与采样分析,建立植被-土壤耦合关系评价指...
关键词:王屋山 植被-土壤系统 耦合协调度模型 海拔梯度 
祁连山区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分析被引量:4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3年第6期32-42,共11页朱庆征 冯志培 冯二朋 张广渊 孔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行山区侧柏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固存与周转机理研究”(41501331)。
为揭示祁连山区植被—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关系,以祁连山区不同海拔植被带(祁连圆柏林:2830 m(E1)、2860 m(E2)和2890 m(E3);林草过渡带:2900 m(E4);高山草甸:2920 m(E5))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标记法结合土壤...
关键词:PLFA分析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海拔 植被类型 
三门峡市PM_(2.5)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被引量:1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3年第5期97-101,共5页张晶 王小国 孔玉华 胡三宁 杨喜田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A610011);三门峡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22002097);三门峡市软科学计划项目(2022003031);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项目(232102110061)。
为研究三门峡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根据2017年-2022年PM_(2.5)和PM_(10)监测数据,利用地理空间分布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对2023年PM_(2.5)和PM_(10)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三门峡下辖义马市...
关键词:三门峡 PM_(2.5) 时空分布 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2
《广州化工》2022年第12期196-198,共3页孙金华 杨柳 孔玉华 郭二辉 吴明作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2102310352)。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分析河南农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课堂问题导入,精心布设教学过程,结合案例分析,编写环...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改革 案例分析 文件编制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济源石质山区土壤速效养分季节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471-478,共8页曲安然 巩闪闪 冯二朋 朱庆征 朱龙飞 孔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331)。
【目的】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为揭示华北石质山区土地合理利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北石质山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农田(NT)、撂荒地(LHD)和人工林:侧柏(CB)、刺槐(CH)和栓皮栎(SPL)为研究对象,于3、6、9...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碱解氮 土壤速效磷 土壤速效钾 季节变化 
基于^(13)C脉冲标记法探究种植密度对侧柏幼苗生长及光合碳分配的影响被引量:4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131-138,共8页孔玉华 朱庆征 曲安然 朱龙飞 杨小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331)。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定量研究侧柏光合碳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中的分配规律,探索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的碳周转情况。【方法】以树龄1 a的侧柏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种植密度水平(低密:1株/盆,中密:3株/盆,高密:5株/盆),...
关键词:^(13)C脉冲标记 种植密度 侧柏幼苗 光合碳分配 碳周转 
华北石质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1年第4期24-33,共10页潘名好 朱庆征 巩闪闪 张志华 雷浪 孔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行山区侧柏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固存与周转机理研究”(41501331),“林木幼苗对切根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根冠互作机制”(31570613);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华北石质山区林田土壤碳氮时空分布特征”(201910466003)。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华北石质山区农田(NT)、撂荒地(LHD)以及刺槐(CH)、栓皮栎(SPL)和侧柏(CB)3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MBC)...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酶活性 华北石质山区 
新西兰梅西大学农科类人才培养效能分析与启示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75-178,共4页孔玉华 朱秀红 赖勇 权金娥 杨小燕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NKJ201803053);河南农业大学2019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高素质的农科类高校毕业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结合作者在农科类著名高校新西兰梅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法的研修学习经历,深入探究实践环节设计在农科类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效能作用,为我国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过...
关键词:新西兰梅西大学 农科类人才培养 实践环节设计 人才培养效能 
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酶活性和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1
《生态环境学报》2020年第11期2215-2222,共8页巩闪闪 刘晓静 张志勇 马新明 孔玉华 
农业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项目(P1445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331)。
为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和氮转化对不同施氮措施的响应机理,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种施氮措施[尿素+硝化抑制剂(U+DCD)、尿素+脲酶抑制剂(U+HQ)、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HQ+DCD)和包膜尿素(PCU),...
关键词:施氮措施 冬小麦农田 酶活性 氮转化 氮肥增效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