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卫国

作品数:82被引量:57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反恐量刑程序社区矫正刑法枫桥经验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过失实行行为的规范构造与实践价值
《警学研究》2024年第5期84-95,共12页王耀忠 冯卫国 
过失实行行为是违反注意义务创设了不被允许的危险,并因果性、经验性地引起构成结果的行为。注意义务违反是其属性,构成结果是其必要要素。从事实与价值辩证视角可宏观上揭示其构造属性;从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视角可中观规范层面揭...
关键词:过失实行行为 反价值载体 注意义务 构成结果 客观归责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视域下司法警校法学教学改革探析
《法学教育研究》2024年第3期220-234,共15页冯卫国 贾敏 
2022年陕西省社科基金“更高水平平安陕西法治陕西建设研究”项目“加强《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斗争研究”(项目编号:2022PZX10);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的刑罚执行变更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2JY065);2023年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科研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海外利益保护与反恐怖机制完善研究”(项目编号:23JP180)的阶段成果。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对司法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以12所司法警校法学教学课程开设情况为研究样本,发现部分院校对法学教学不够重视,法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不健全。对此,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对司法警校...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司法警校 法学教学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轻罪时代犯罪处遇模式的重构与完善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冯卫国 
轻罪时代来临,对犯罪处遇的理念与模式都提出了新要求。因应时代变迁,须确立人本化、类型化、一体化、社会化的犯罪处遇理念。应以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程序简便化及执行宽和化为导向,完善轻罪处遇。轻罪时代不能忽视重罪治理...
关键词:轻罪 犯罪处遇 非犯罪化 非刑罚化 非监禁化 
双层区分制对网络犯罪帮助行为认定的纠偏与重构
《中州学刊》2024年第7期73-81,共9页冯卫国 陈本正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规范属性的界定问题上存在悖论,且章节设置不尽合理,在“口袋罪”倾向日趋严重的现实情况下,理应限缩适用甚至非必要不适用《刑法》第287条之二。通过双层区分制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认定为共同犯罪,符合我国刑...
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规范属性 网络空间秩序法益 双层区分制 
论减刑、假释程序中的实质化证明被引量: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31-42,共12页冯卫国 贾敏 
陕西省社科基金“更高水平平安陕西法治陕西建设研究”项目“加强《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斗争研究”(2022PZX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的刑罚执行变更制度研究”(22JY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度司法部一般项目“新时代监狱‘五大改造’格局实现机制研究”(20SFB2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1年以来,最高司法机关大力推动减刑、假释案件的实质化审理,而实质化审理的关键是落实证据裁判原则,促进证明的实质化。当前在减刑、假释案件的证明中,存在证据形式单一、证据内容不规范、证据关联松散、证明标准不明等问题;同时,办...
关键词:减刑 假释 实质化审理 实质化证明 
《反有组织犯罪法》视域下涉黑涉恶罪犯的监管矫正被引量:1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冯卫国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加强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斗争研究”(2022PZX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涉黑涉恶罪犯的监管与矫正是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反有组织犯罪法》在此方面有诸多制度创新,如强调个别化处遇原则和依法从严管理原则;确立异地执行刑罚制度;严格规范“减假暂”适用,设立减刑、假释建议的复核制度和减刑、...
关键词:涉黑涉恶罪犯 《反有组织犯罪法》 刑罚执行 “减假暂”适用 
新安全格局下平安中国建设的理念重塑与路径优化被引量:4
《国家治理》2022年第23期33-39,共7页冯卫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新安全格局的提出对平安中国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有了更新、更高要求。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应当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树立“大平安”理念,坚持科学治理、依法治理和智...
关键词:新安全格局 平安中国建设 公共安全 社会治理 
预防性刑法观视域下冒名顶替罪的法教义学阐释被引量:2
《政法学刊》2022年第4期77-86,共10页冯卫国 方涛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法治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ZD159)。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冒名顶替罪是预防性刑法理念的体现。冒名顶替罪保护的法益为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秩序,具体为高等学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秩序、公务员录用资源的公平分配秩序、就业安置待遇资源的公平分配秩序。盗用指未经他...
关键词:预防性刑法观 冒名顶替罪 盗用 冒用 教义学 
反腐败刑事治理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被引量:1
《国家治理》2022年第14期30-36,共7页冯卫国 
刑事治理在反腐斗争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亦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刑事治理优越性与局限性并存的“两面性”特质决定了我们必须理性、综合性地实施反腐败刑事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和推行综合性的反腐方略,对刑事治理的角色定位更为科...
关键词:腐败 犯罪 刑事治理 刑事法治 
妨害安全驾驶罪司法适用探析——基于46份裁判文书的考察被引量:5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75-84,共10页方涛 冯卫国 
为解决轻度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行为的罪刑相适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妨害安全驾驶罪。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现有法律文书为考察对象,对妨害安全驾驶罪的司法适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罪在实践中存在司法入...
关键词:妨害安全驾驶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司法适用 抽象危险犯 具体危险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