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雨

作品数:39被引量:1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警官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条款主观恶性刑事一体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江西警察学院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中国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边疆反恐维稳视角下警察执法安全问题探析被引量:4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76-81,共6页闫雨 
广东省高校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犯罪被害人救助立法研究与展望"(2015WQNCX109)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东突"、"藏独"等恐怖势力活动猖獗,对地区稳定和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目前以警力为主的被动应对反恐模式,由于警力不足等客观原因的存在,边疆涉恐犯罪中警察的执法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应完善...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 警察执法安全 反恐怖主义法 反恐社区警务模式 
论财产犯罪中的事后恢复条款——以犯罪的重新分类为基点被引量: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4期130-134,共5页闫雨 
2014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4CFX03);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5G51);广东警官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2015QNGG01)
依据结果无价值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犯罪后法益能否被恢复为标准,可将犯罪划分为事后可恢复性犯罪与事后不可恢复性犯罪。近年来,刑法在部分侵犯财产法益的犯罪中,已然出现了在承认犯罪行为既遂的前提下,附条件地规定无罪或者罪...
关键词:财产犯罪 事后可恢复性 犯罪二元立法模式 
犯罪所得赃物能否善意取得的司法适用分析被引量:1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07-111,共5页黄华生 闫雨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4)规划项目“刑事损害赔偿实证分析与制度改革”(项目编号:14FX01)
犯罪所的赃物能否善意取得,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共识、结论各异,主要存在承认善意第三人的所有权;否定善意第三人的所有权;补偿善意第三人这三种做法。综合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的规定,应当得出犯罪所得赃物可以善意取得的司...
关键词:赃物所有权 善意取得 善意第三人 司法适用 
行贿罪特别从宽减免条款存在之正当性被引量:1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1-46,共6页闫雨 
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5G51)
在"立法因果论"的作用下,《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对行贿罪的处罚力度,修改了行贿罪的特别从宽减免条款。行贿罪的特别从宽减免条款所规定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犯罪后的自动恢复行为,对法益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提高贿赂犯罪的处...
关键词:行贿罪 特别从宽减免条款 自动恢复行为 
公安院校法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被引量:1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闫雨 
公安专业的法学教育是我国整体法学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公安执法战线输送法律专门人才的任务。但是目前我国公安法学教育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忽视法学教育、教学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应从"学会"模式转...
关键词:公安院校 法学教学 实践教学 
论绑架罪自动恢复条款之增设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04-109,共6页闫雨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死缓犯限制减刑制度研究"(GD14CFX03)
关于行为人在实施绑架犯罪之后,主动释放被绑架人的情形如何处罚,我国刑法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不利于给绑架人设计退路,更不利于保护被绑架人的人身安全。比较而言,国外一些国家规定的绑架罪的自动恢复条款值得借鉴。从贯彻宽严相济...
关键词:绑架罪 自动恢复条款 非典型条款 
律师故意泄密刑事诉讼案件的行为定性——兼论国家秘密司法审查的完善
《中国律师》2015年第10期97-99,共3页闫雨 
在泄露国家秘密刑事诉讼案件特别是律师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定性国家秘密,成为对行为人行为定性的关键所在。刑法学界关于国家秘密的认定存在较大分歧,相对而言,司法实践中关于国家秘密的审查完善更为迫切。本文拟...
关键词:国家秘密 司法审查 刑事案件 诉讼案件 行为定性 故意 律师 泄密 
论危险犯的既遂后自动恢复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第5期91-95,共5页闫雨 
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5G51);广东警官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2015QNGG01)
危险犯作为我国刑法分则中存在的一种犯罪类型,往往以危险状态的出现作为其既遂的标志。对危险犯既遂后,行为人主动消除危险状态的行为性质,学界存在"犯罪中止说"和"酌定量刑情节说"两种学说。"犯罪中止说"有违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理念...
关键词:危险犯 危险状态 既遂后自动恢复 
当代中国贪污贿赂犯罪刑法完善探讨——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基点被引量:7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68-74,共7页闫雨 
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5G51);广东警官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编号:2015QNGG01)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贪污贿赂犯罪作了重大修改,完善了行贿罪的罪名体系,修正了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增设了贪污受贿犯罪的事后恢复条款,严格限制细化了行贿罪的从宽处罚条款,这些修改有利于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但是我...
关键词:贪污贿赂犯罪 定罪量刑标准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贪污受贿犯罪二元分立的定罪量刑标准研究被引量:9
《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186-191,共6页闫雨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研究与展望"(15G51);广东警官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犯罪被害人救助地方立法评析与展望"(2015QNGG01)
贪污罪与受贿罪一直是反腐败工作打击的重点。我国刑法关于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不能全面反映个罪的社会危害性,难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不利于反腐目标的实现。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应该二元分立,确立"概括数额加情节...
关键词:贪污受贿犯罪 定罪量刑标准 概括数额 起点数额 二元分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