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钢

作品数:10被引量: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唐代壁画考古工作学术价值木结构建筑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考古》《大众考古》《华夏考古》《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明代晋端王墓陵园的发掘被引量:1
《大众考古》2021年第6期79-83,共5页赵辉(文/图) 冯钢(文/图) 郝丽君(文/图) 
2019年5月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3座平面为“甲”字形的大型砖室墓,根据出土墓志可确定3座墓葬主人分别为明代晋端王与王妃殷氏(M2)及其继妃王氏(Ml)和赠夫人院氏(M3)....
关键词:考古发掘 砖室墓 山西财经大学 出土墓志 木俑 金银器 抢救性 漆木器 
山西太原唐代郭行墓发掘简报被引量:6
《考古与文物》2020年第5期43-56,F0002,F0003,共16页裴静蓉 周富年 姬凌飞(执笔/绘图/照相) 葛利花 冯钢 金晓彤(绘图) 牛云虎(照相) 
201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小学附近发掘1座唐代壁画墓,出土了陶罐、墓志、木俑、木梳、铜钱、泥俑等遗物及精美壁画。该墓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是目前太原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唐代壁画墓。
关键词:太原 唐代 郭行墓 墓志 壁画 
北齐韩祖念墓出土玻璃杯考--兼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波斯玻璃器之东传
《华夏考古》2020年第2期98-108,共11页员雅丽 冯钢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金银手工业研究”(项目批准号:17LSC010)的成果之一;北京市青年哲学社科创新团队项目“唐宋墓葬仪制与佛教美术的交融互动”的成果之一。
1982年太原北齐韩祖念墓出土了一件玻璃高足杯,我们用X射线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无损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这件玻璃杯是典型的萨珊草木灰类型玻璃。结合器形、纹饰和文献记载,推测其应为波斯萨珊使者向北齐进献的贡品,为萨珊玻璃沿丝绸之...
关键词:北齐 萨珊玻璃 蜂窝纹高足杯 中西方交流 
赫连山、赫连简墓壁画的绘制、描润与配置——兼谈唐代壁画墓的“太原模式”被引量:5
《文物》2019年第8期68-75,共8页王炜 张丹华 冯钢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6YTCZH102)阶段性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太原地区已发掘唐代墓葬超过90座[1],其中壁画墓不少于15座,是唐代两京地区以外壁画墓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持续关注[2]。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发掘的赫连山、赫连简...
关键词:唐代墓葬 太原地区 壁画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考古研究所 配置 学术界 国内外 
山西太原唐代赫连山、赫连简墓发掘简报被引量:19
《文物》2019年第5期4-25,F0002,共23页周健 冯钢 朱海玉 原江 李爱民 李在青 刘晚香 刘俊 高春生 郝月仙 陈庆轩 金晓彤 姚庆 龙真 
2014年6~8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内的三座唐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墓志可知,M1、M2均为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墓主分别为赫连山、赫连简。墓内均发现了较为完好的壁画,题材丰富,有女侍、男侍、侍卫、劳作图及以"树...
关键词:发掘简报 山西地区 太原市 唐代 文物考古研究所 墓葬壁画 木结构建筑 学术价值 
晋阳古城遗址2002-2010年考古工作简报被引量:8
《文物世界》2014年第5期3-19,共17页常一民 裴静蓉 冯钢 彭娟英 陈庆轩 龙真 檀志慧 张和平 刘飞 李爱民 唐洁 石力 
晋阳,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毁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晋阳城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原王朝安危所系的战略屏障,是北方...
关键词:古城遗址 晋阳城 2010年 考古工作 简报 中国北方 中原王朝 都城遗址 
古城蕴宝藏 考古见文明被引量:1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冯钢 
关键词:考古工作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晋阳城 晋阳文化 古城历史 城市遗存 太原市 山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