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作品数:32被引量:1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资本整体性自然法则均衡观经济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巢湖学院学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经纬》《经济学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市场倒逼与“豫酒振兴”产业政策的调整
《酿酒》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方方 徐可 
我国白酒产业区域竞争导致市场加速分化,同时消费者偏好也发生了变化。中原地区酿酒历史悠久,人口密集,但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白酒板块自成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应将“豫酒振兴”产业政策重点由支持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重点企业,转向...
关键词:豫酒振兴 产业政策 “五朵金花” 地方酒企 
育才学校的回忆:民主先贤与陶行知的相关史料
《陶行知学刊》2024年第1期4-6,共3页方方 徐可 
从民主先贤的家族记忆中,回顾与梳理了民主人士与陶行知的交往史料,陶行知在重庆古圣寺办学,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成为重庆抗战洪流的中坚力量。陶行知不仅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家,也是热忱的政治活动家,对民主建国会的早期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陶行知 沈钧儒 冷中雪 袁美玲 
数字经济下的智能制造与知识产权机制创新被引量:1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14-117,共4页徐宁远 杨军 徐可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省数字经济促进智能制造的专利政策体系研究(2023-ZDJH-349)”。
智能制造的产业创新实践促使知识产权嵌入产业治理体系,形成数字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创新策源地。数字资源集聚为智能制造产业开拓了要素创新空间,也为工业知识产权政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当前应以“技术理性”来替代“市场理性...
关键词:知识产权 智能制造 专利技术 河南省 
疫情冲击与中原农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转型——基于当前文旅产业政策的分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8-12,共5页徐可 张敏 
当前疫情抑制了大规模集中性、排浪式的旅游消费,城市周边自驾游成为安全而健康的出行方式,乡村旅游也应嵌入都市圈并以“城乡互动”的方式纳入疫情防控的政策工具箱。疫情防控措施的长期化、常态化将倒逼我省文旅产业转型发展:以精细...
关键词:疫情冲击 乡村旅游 发展转型 文旅产业 
新西兰在亚太多边经贸合作中的杠杆作用被引量:1
《经济界》2019年第2期62-71,共10页徐可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与新西兰的经贸关系得以凸显。新西兰作为发达经济体在美国退出TPP之后的亚太区域多边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通过中新自贸协定的升级谈判,一方面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并推动亚太地区多边合作的多米诺骨牌;...
关键词:新西兰 CPTPP RCEP 多边合作 自贸协定 
新疆沿边“开放—开发”扶贫模式及其对中原农区的启示被引量:1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68-71,共4页徐可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新疆沿边的开放与开发并形成了新型的扶贫模式,为中原内陆欠发达农区带来思想启示与经验借鉴。内陆开放赋予中原贫困地区新的战略价值、经济动力与政策回旋空间,地方政府要抓住内陆开放时机增设口岸调整开放布局,...
关键词:新疆沿边 开放开发 扶贫模式 中原农区 顶层设计 
上合组织与中原内陆开放
《经济界》2017年第5期12-19,共8页徐可 
2015年12月在郑州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为中原地区内陆开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上合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与推手。"上合组织"能够促进中原地区利用其特殊地位能够加快内陆经...
关键词:上合组织 内陆开放 六大平台 巧实力 
教学督导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体制性差异——来自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44-45,63,共3页徐可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体制上存在着诸多不同,集中体现在统治类型、治理结构、预算约束、激励机制、产权配置、人事制度等等诸多方面。这也深刻地影响了教学督导工作。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除了正常的教学质量监控之外,还较多地承担了...
关键词:教学督导 公办高校 民办高校 改革成本 科层组织 
如何走出经济理论的危机——来自经济学方法论的思考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30-32,共3页徐可 
经济危机带来了理论的危机与困境。为了走出危机,首先要摆脱各种具体观点的争论,对其背后的方法论与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建立在"还原论"与"决定论"基础上的静态均衡思维方式与当前的复杂性思维方式是两种理论构造模式,它们互不兼容却无...
关键词:理论危机 还原论 决定论 复杂性思维模式 
如何走出次优选择:论当前农地制度中的制约因素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4-37,共4页徐可 
以开封市为例比较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种类型,认为"企业+农户"模式并非农民的最优选择。这其中固然有着诸多因素,但农村土地产权结构是其根本的制度性原因。它尚未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农民凭出租土地享受分红,成为分散的"小股东",他们缺乏...
关键词:土地流转 次优选择 “企业+农户”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