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作品数:16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伯格曼世界主义人类学《约伯记》约伯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坛》《民族学刊》《南方论刊》《百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土背景下的六堡“农家茶”被引量:5
《百色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01-108,共8页刘华 连涛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开放课题“人类学视域下的广西‘六堡茶’文化研究”(批准号:2017KFYB03)。
“农家茶”与“厂茶”的分化是当今梧州六堡茶产业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前者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有茶厂,后者则来自市场经济下乡村经济潜力的释放。在当前市场格局中,“农家茶”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该现象折射出传统产业在现代...
关键词:乡土 六堡茶 厂茶 农家茶 
《约伯记》“智慧颂诗”新探
《百色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88-91,共4页刘华 
文章通过详细的文本阐释对《约伯记》第28章"智慧颂诗"中长期有争议的"智慧"含义进行了新的探索。"智慧颂诗"通过对物、名、人之关系的呈现,教诲人当如何认识自身的理性以及理性所构筑的世界,由此展现了对人的生命与信仰的考量,以抵达...
关键词:“智慧颂诗” 约伯 理性 相遇 
解放的世界主义——个体从文化、习俗与社群中解放出来之图景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47-57,共11页奈杰尔.拉波特 刘华 
在康德及其"绝对律令"的概念之后,"世界主义"或许可被定义为一种科学与政治规划,致力于提升与个体解放相关的本体论和道德。在世界主义观念看来,一个公正社会的政制包含全球性步骤,通过它们,"常人"(即全球化个体)能据其自身判断与解释...
关键词:世界主义 解放的个体 社群主义的束缚 
什么是人类学的世界主义——奈杰尔·拉波特教授的访谈被引量:3
《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74-78,共5页刘华 奈杰尔.拉波特 
文章为作者与拉波特教授的访谈记录,简要阐明了文化人类学中的世界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史、他对这一理论的学术兴趣的由来以及这一理论的具体可行性等。
关键词:世界主义 奈杰尔·拉波特 访谈 
拥有一切权利之公民——对世界主义观念的辨析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79-89,共11页罗纳德.施塔德 高岚 刘华 蓝芳梅 
文章认为当前人类学使用"世界主义者"这一概念时深受民族国家现代概念的影响,存在社会学偏见。文章将通过五个方面(即追溯该术语的古希腊犬儒源头,回顾其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对比作为外来者的"世界主义者"与"本土者",剖析"新左派"的世...
关键词:世界主义者 社会学偏见 本义 
“定义”性与“注释”性——文化思维模式与人类学实践模式关系试析
《民族学刊》2017年第6期23-29,102-103,共9页刘华 
本文从利奇与费孝通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论辩出发,尝试性地分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定义"性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释"性特征对西方人类学与中国早期人类学的不同影响,认为中国早期人类学家即便曾采用西方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或理论模...
关键词:费孝通 “定义”性 “注释”性 
话语与信仰之间:对《约伯记》话语形式的阐释
《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4-19,共6页刘华 
在《约伯记》中,"说"、"问"、"答"、"诅咒"等不仅是叙事话语的展开形式,这形式与该书全篇对"义"之内涵的阐明在内质上紧密关联。由"问"而始,通过"问—答"的流动形式,《约伯记》的整个叙事框架所展现的并非一条静止的道路,而是属义之路...
关键词:约伯 话语形式 信仰 
“别问我是什么人”——对《俄狄浦斯王》中理性与个体关系的阐释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6年第7期159-164,共6页刘华 
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文化的冲突与中国早期人类学研究"项目资助;立项编号:200103YB037
对人之理性与个体性的理解和批评,在西方文明的曙光期即已出现。苏格拉底和索福克勒斯可谓是生活在同时代的希腊人,他们中的一个因为莫须有的"理性罪"被判以死刑,另一个则专注于人的行动在舞台上的进程,同样包含了理性的命题,并用这...
关键词:俄狄浦斯 索福克勒斯 科罗诺斯 理解历史 共相 雅典人 拉伊俄斯 忒拜 俄卡 可见世界 
梁漱溟的“药方”——对一些争论的再思考
《江汉论坛》2015年第2期96-101,共6页刘华 
通过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若干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认为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的说法体现的是他对人与物质和精神之关系的理解和态度,亦是对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一种处理方式;而梁对人之发展路向的理解并非仅仅是一个...
关键词: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人生三路向 文化改造 
矛盾与悖论:巴赫金的《镜中人》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60-164,共5页刘华 
以巴赫金的《镜中人》为切入点对巴赫金哲学美学思想中自我意识的内部分裂与区分的问题,以及相关疑难进行剖析与澄清。
关键词:巴赫金 自我意识 分裂 区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