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布莱希特改编歌剧三毛心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文艺评论》《戏剧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社会变革与戏剧革新——重审“五四”戏曲论争的议题与难题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52-59,共8页胡洋 
"五四"前后发生的关于中国旧戏与新戏的文化论争,是晚清以来围绕中国传统戏曲展开的第一次全面的、激烈的理论性论争。论争以《新青年》等报刊为核心阵地展开,唱腔、脸谱、武戏等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在这场旧戏存废之...
关键词:戏曲论争 新戏 戏剧形式 社会变革 
互文性实践下的政治寓言书写——论布莱希特对约翰·盖伊《乞丐歌剧》的二度改编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28-134,共7页胡洋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根据英国作家约翰·盖伊的代表作《乞丐歌剧》改编创作了《三毛钱歌剧》和《三毛钱小说》两部作品。对同一题材的二度改编构成了一次典型的互文性实践,其中既有对文学文本的重写,也有对新的时代里社会状况和理论资源...
关键词:布莱希特 《乞丐歌剧》 《三毛钱歌剧》 互文性 
戏剧形式创新与时代寓言书写——论布莱希特对约翰·盖伊《乞丐歌剧》的改编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8年第2期64-68,共5页胡洋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名作《三毛钱歌剧》是根据英国作家约翰·盖伊的代表作《乞丐歌剧》改编而成。这一改编创作构成了文学史上一次典型的互文性实践,其中既有对文学文本的重写,也有对新的社会状况和理论资源的引用,充分体现出史诗剧...
关键词:布莱希特 《乞丐歌剧》 《三毛钱歌剧》 戏剧改编 
《海边的曼彻斯特》:悲剧叙事的真实呈现
《电影评介》2017年第21期35-37,共3页胡洋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由肯尼斯·罗纳根执导、卡西·阿弗莱克主演,成功斩获包括第89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男主角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展现出主流大片之外美国小成本文艺片的出色创制。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男人在死亡和意外阴...
关键词:最佳男主角奖 最佳原创 电影叙事 悲剧气氛 叙事语言 文艺片 故事内容 奥斯卡 国际大奖 叙事时间 
古典戏曲中艺术意境的多层次构成:以《牡丹亭》为例被引量:1
《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2期83-90,共8页胡洋 
意境是构成中国古典戏曲审美特点的重要方面,古典戏曲本身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意境生成场域。戏曲的意境,在本质上与中国美学的哲学根源相通。《牡丹亭》的意境生成,是汤显祖对历代艺术家追求意境审美理想的回应与拓展。《牡丹亭》...
关键词:古典戏曲 《牡丹亭》 艺术意境 象外之境 
情节的插曲与性格的交锋——《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与克瑞翁之争的片段解读
《戏剧之家》2017年第12期30-31,共2页胡洋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第二场中,俄狄浦斯斥责克瑞翁阴谋造反,二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这一片段与全剧主干情节、主体思想关系不明显,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却以特殊的方式对戏剧结构和人物塑造发挥了作用,并提示出悲剧六要素中"性...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 克瑞翁 冲突 性格 情节 
略论宋人诗学典范选择中的李商隐诗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胡洋 
宋诗新风的逐步确立与宋人对唐诗典范选择的转换是同步发生的。在宋人对唐代诗人典范的遴选中,晚唐诗人李商隐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对象。对他的仿效促成了宋初盛极一时的西昆体,而后这种繁缛的诗风却又开始受到诗家的批评。从不同时期宋人...
关键词:李商隐 宋诗 唐诗典范 诗学趣味 
以诗的形式接近真理——《恩斯特与法尔克》中的戏剧性因素分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12期23-25,82,共4页胡洋 
莱辛的《恩斯特与法尔克》以谈话的形式讨论了共济会思想的本体论问题,这种文体上承柏拉图以来的对话体传统,同时融入了莱辛本人的戏剧创作方式。从戏剧维度来分析这部著作,可以从戏剧结构、戏剧人物、穿插性情节三方面入手,理清谈话的...
关键词:《恩斯特与法尔克》 戏剧性因素 共济会 市民社会 
周邦彦羁旅词对倦客心态的诗化书写被引量:4
《文艺评论》2014年第10期69-74,共6页胡洋 
在中国文学史上,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贡献常常与某种特定情感的审美化表达相关联,在抒情文学领域尤其如此。例如陶渊明与躬耕归隐之志,李白与慷慨浪漫之情,杜甫与忧国忧民之思等等。人类普遍拥有的情怀感受,往往在作家笔下得到了...
关键词:书写 诗化 心态 羁旅词 周邦彦 人生感受 创作风格 中国文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