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光

作品数:27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杜甫诗歌律诗对仗稼轩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杜甫研究学刊》《华人时刊(中下旬)》《上饶师范学院学报》《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杨万里诗歌中的话语描写初探
《学语文》2012年第2期50-51,共2页余轩宇 韩晓光 
杨万里诗歌以"活法"著称,这"活法"不仅表现于诗中意象的新奇灵动,层次的曲折转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语言的灵活运用。本文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杨万里诗歌中的话语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探析,
关键词:杨万里 诗歌 描写 话语 语言分析 表达功能 活法 
稼轩词中的疑问句运用探析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86-90,共5页汪洁 韩晓光 
辛弃疾在语言运用方面创造性地融汇古今,自成一格。善用疑问句表情达意也是稼轩词一个比较明显的特色。据有关资料统计,《稼轩集》中疑问句总共有228句之多,而且变化灵活,形式多样。本文拟对稼轩词中的疑问句运用及其表达功能试作探析。
关键词:稼轩词 疑问句 句法结构 语气变化 表达功能 
杨万里诗歌中对仗句的变化初探
《华人时刊(中下旬)》2011年第21期82-84,共3页李艳 韩晓光 
杨万里的诗歌以“活法”著称,这“活法”不仅表现于意象营构方面的新奇活快,妙趣横生,同时还表现于章法句法等方面的曲折多变。灵动活泼。本文对其对仗句的灵活变化试加探析,以期从一个侧面阐释其“活法”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杨万里 诗歌 对仗 变化 
杜甫绝句中几种常用句式浅析被引量:1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第3期81-82,89,共3页韩晓光 
杜甫在其绝句创作中有意识地力求表现出另一种风格。正如清代诗论家李重华所指出的那样:"杜老七绝,欲与诸家分道扬镳,故而别开异径"。这"别开异径"反映出诗人创新求变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在杜甫绝句的句式选择与运用方面得到了充分的...
关键词:杜甫 诗歌 绝句 句式 
古代谐趣诗隅谈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第1期57-58,共2页韩晓光 
在群芳竞艳的古代诗歌百花园中有一朵小小的奇葩,这就是谐趣诗。它虽然流传的数量不多,但却有其独特的审美趣味。它不仅能充分体现中国语言文字的灵活精巧,同时也能充分体现诗人们的心灵妙运,因此,一直为人们尤其是文人雅士所喜爱。
关键词:古代 谐趣诗 审美效应 
杜甫律诗语言中的错位现象被引量:2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韩晓光 
杜甫的律诗创作被前人誉为"无美不备,无奇不臻"。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备极变态"。这种"变态"表现于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语言运用巧妙灵动,寓变化于整饬,达到了空前的艺术高度。本文仅就其律诗语言中的错位现象试作探析,以期...
关键词:杜甫 律诗 语言 错位 
陶渊明诗歌中的动词运用浅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9-11,共3页王茜 韩晓光 
陶诗的语言看似平淡、质朴、简净,但平淡中蕴思致,质朴中见风骨,简净中含深韵。尤其是诗中的动词运用往往平中见奇,拙中生巧,有独特的表达功能,是陶诗审美特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陶渊明诗歌中动词运用值得人们深入地探析。
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 语言 动词运用 
张大千题画诗简论被引量:3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24-27,共4页韩晓光 
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划时代的艺术大师。其诗歌创作与其书、画创作一起并称"三绝"。他深挚执着的爱国情怀,旷达正直的性情操守,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在其题画诗的创作中都有生动而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张大千 题画诗 爱国情怀 艺术追求 
诗在经营惨淡中——稼轩词语言的审美特征管窥
《山东文学》2010年第9期85-86,共2页王茜 韩晓光 
一南宋杰出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并在词的题材、章法与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创新。尤其是在语言运用方面更是创造性地融汇古今、剪裁众体,形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以...
关键词:稼轩词 审美特征 辛弃疾 语言运用 语言节奏 豪放词风 语言艺术风格 表现手法 词作 经营 
酒令与修辞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年第3期73-75,共3页韩晓光 范永强 
酒令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它形式活泼,取材广泛,雅俗共赏,饶有佳趣。既可怡情助兴,又可益智广闻,因此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甚广。酒令的制作与运用于修辞关系极为密切。修辞美化了酒令,酒令也丰富了修辞,两者互为影响,相得而益彰。
关键词:酒令 修辞 运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