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萍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思想马克思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宿州学院学报》《巢湖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巢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理论意义被引量:1
《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6-11,共6页陈爱萍 裴正轩 
巢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WY-200612)
"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著作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从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分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有一个逐步演变和提升的过程。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突破口,而且也是整个市民社会思想史上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马克思 市民社会 理论意义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被引量: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289-293,共5页陈爱萍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始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44年以前,马克思使用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伴随的,主要指"资产阶级社会";1844年以后,随着法哲学批判转变为经济学研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则指"物质关系总和"。市民社会概...
关键词:马克思 市民社会 资产阶级社会 物质关系总和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之诠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陈爱萍 丁赞超 
1844年以前,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集中批判了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那时马克思使用的"市民社会"始终是与政治国家相伴随的,它主要指处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市民社会。1844年以后,法哲学批判转变为经济学研究,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 市民社会 资产阶级社会 物质关系总和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探析被引量:1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35-39,共5页陈爱萍 牛菲 
正确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是把握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关键。通过对这段话的解读 ,我们不仅能够透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而且能够把握住马克思新世界观建立的现实基础及唯心史观产生的真正根源。
关键词:马克思 市民社会 交往形式 市场经济 
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被引量:2
《宁夏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牛菲 陈爱萍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于当代世界局势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基于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关键词:邓小平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对象性活动:人与自然统一之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引量: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28-33,共6页牛菲 陈爱萍 
“对象性活动”原则不仅是《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哲学原则 ,而且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契机。正是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 ,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历史领域 ,从而既科学地理解了人和自然 ,又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
关键词:对象性活动 人与自然 统一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探析
《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5-7,共3页陈爱萍 杨冬翠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全面地概括了异化的四个层次的 规定,并试探性地提出了异化产生的原因。这不仅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打开了大门,而且为我们揭开异化现象之 谜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关键词:黑格尔 马克思 异化 唯物史观 
论社会历史规律的自为必然性特征——从“社会历史规律能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争论谈起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5-17,21,共4页彭启福 吴晓棠 陈爱萍 
“社会历史规律能不能被创造和消灭” ,这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由于问题的提出方式本身欠妥 ,论辩双方都没有也不可能对此作出正确回答。我们应抛弃这种传统的认知模式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分析方法 ,从自为性和必然...
关键词:社会历史规律 实践分析方法 自为必然性 科学实践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