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君

作品数:1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服饰描写服饰小说创作乡土师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凯里学院学报》《雨花》《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西神话传说的社会文化内涵和话语建构形式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22-127,共6页马桂君 
2021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神话传说精神价值研究”(2021YJ107)。
以山西省境内的神话传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普世性的伦理价值、地方性文化色彩及话语建构形式等多重视角,对照山西省域内神话传说与主流神话叙事之间从故事形态到人物原型及其行为选择的发展演变过程,考察其中蕴含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
关键词:神话传说 文化内涵 话语建构 
眺望的青春——蒋韵小说《你好,安娜》创作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97-103,共7页马桂君 
蒋韵的长篇小说《你好,安娜》通过诠释个体精神世界来追问现实,丰富了现实主义文本的表达空间,表现出独特的文字质感和精神力度。作者运用多元的创作形式,通过文体互渗拓展叙事空间;使用潜在文本形成深层结构,来象征、对照叙述对象的命...
关键词:形式 潜在文本 现实 浪漫 
从语言层面看刘亮程《凿空》的乡村表意系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马桂君 
写作主体与现实的位置关系及相应的认知观念决定了文本语言的走向。刘亮程从自己与乡村"在而且属于"的位置关系出发,用乡村的语言言说乡村本真的生命体验,在长篇小说《凿空》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表意系统,即以乡村生活要素为材料,以乡村...
关键词:《凿空》 刘亮程 乡村表意系统 语言 乡土 
钱锺书小说创作中服饰描写的文化批判意味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89-93,107,共6页马桂君 刘莉 
在现代社会中,服饰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凸显。反映在文学文本中,作者通过服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心理和文化选择,侧面概括时代的风尚,丰富了文学的社会内涵。钱钟书的小说创作对服饰进行符号化的简单白描,提炼出极具代表性的人物特征,呈现被...
关键词:钱锺书 服饰 精神 心理 文化批判 
理性与情感角力下的断裂——师陀《果园城》文本细读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64-68,共5页马桂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沿长城带作家群研究"(12YJA751086)
《果园城》记录了作者对一个代表农耕文明小城的寻访,并在文中直接发出了求变的呼声。但是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明显的叙事断裂,这是由于情感与理性的角力造成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促使作者对不变自居发出警示,而情感上又...
关键词:《果园城》 乡土 情感 理性 过往 当下 
论《温家窑风景》的语言与形式——兼谈曹乃谦小说创作的轻与重
《雨花》2017年第10期65-70,共6页马桂君 
从行政区划上看北温窑属于新荣区,在大同市的地图上,只是一个黑点。然而在泄露乡村底层记忆的《温家窑风景》里,这是一块生存的炼狱,是曹乃谦的约克纳帕塔法,它毗邻烂布袋窑,距离矿上(城里)八十里。各色谦卑苟且、平凡伟大的人们在这里...
关键词:曹乃谦 小说创作 方言写作 
忠诚的写实——试论王保忠小说《甘家洼风景》
《雨花》2016年第10期38-43,共6页马桂君 刘莉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沿长城带作家群研究”(编号12YJA75106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每每表诸于文字,都会延伸出无边的诗意想象,无论现象还是内涵。春夏的绿色和秋冬的黄色,那审美意味浓重的视觉印象,和关于土地收留了漂泊灵魂、游荡子孙的神话,使乡土渐渐被笼罩上一层虚幻的色彩。关于乡土...
关键词:王保忠 审美意味 理论观念 审美意识 视觉印象 老甘 果园城记 师陀 松花黄 莫言 
实践性教育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构架的思考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82-85,共4页赵常青 马桂君 
2013年山西大同大学课程改革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单位课时扩容教学探索"(项目编号:XJY.20130205)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课时压缩幅度较大和教学内容规模庞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很有普遍性的具体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梳理,提出三种实现路径即专题化、体验化、审美化,三者统一于实践性。
关键词:实践性 专题化 体验化 审美化 
无法完成的性别想象——论萧红创作中的服饰描写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56-60,共5页马桂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小说服饰描写中的性别想象与现代认同研究"(编号:11YJA751017)
作为主体精神的一种体现,服饰的表征意味较其生活层面的基本意义要丰富得多。萧红作品中的服饰描写,经由对人类基本生存处境的观照,将服饰的种种文化意味还原,表明作为现代认同和性别想象的服饰符号其本质意义在于表现了女性的性别处境...
关键词:服饰 女性表征 性别处境 现代认同 
前话语状态下的表达困境——几篇萧红抒情小说解读
《凯里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96-101,共6页马桂君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20世纪沿长城带作家群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68)
萧红创作的抒情性小说涉及到很多"失语的个体",这些人物大多处于个体精神表达的的前话语状态,其中包括话语体系尚未建构和主体性探求放弃的双重原因。由于情感空间缺失造成的历史语境问题,与个体无力形成自主表达,这两个因素的叠加,造...
关键词:萧红小说 失语 历史语境 前话语状态 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