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佩华

作品数:12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工笔人物画纹饰原始彩陶墨彩文人雅集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造纸》《美术观察》《黄河.黄土.黄种人》《声屏世界》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容营销视角下国画美术的创作、传播及营销路径
《理财(市场版)》2024年第9期95-97,共3页郭佩华 
国家艺术基金《玉雕技艺传承与创新应用人才培养项目》的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2-A-05-(075)-468。
随着大众文化审美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兼具文化、艺术等多元价值的国画美术作品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国画美术作品蕴含了多样的艺术审美和文化特质,对其传播、营销等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使消费者更全面地理解国画美术的美学理念、认同相关作...
关键词:美术作品 多元价值 审美消费 传播体系 动态交互 大众审美 营销视角 消费热点 
墨彩丘壑——王进青绿山水画的当代性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3年第6期116-117,共2页郭佩华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建党百年绘画中的乡村叙事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1BYS009。
山水画的色彩表现形式自魏晋以来,经历了从晋唐样式的“青绿”向明清“浅绛”设色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文人画兴起后追求虚和雅淡的审美趣味占据画坛主导所导致的。可以说是审美意趣的选择造就了不同时代对山水画的色彩趣味差异,这个...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 青绿山水画 墨彩 浅绛 审美意趣 色彩语言 审美流变 文人雅集 
活化“笔墨”:书法美育类节目的文化意涵--以《妙墨中国心》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年第4期117-120,134,共5页郭佩华 
我国首档书法美育交互式综艺《妙墨中国心》,由浙江卫视与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袂出品。这档电视艺术节目开中国“书法”专题综艺之先河,围绕“中国墨宝”展开了一场场溯源寻根之旅,借古今艺术的形式跨界与类型融合,彰显出华夏书法...
关键词:《妙墨中国心》 书法 美育 文化综艺 
郭佩华作品
《中国造纸》2023年第2期I0046-I0046,共1页郭佩华 
郭佩华作品
《当代电影》2023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郭佩华 
《篮球梦》作品说明:大学校园充满活力的男生,整齐排列阳光明媚的球场,是大汗淋漓的挥洒畅快,也是青春无极限的迷人律动...作品用传统的工笔人物画技法表达运动的魅力和篮球的梦想,篮球运动是青少年的热爱,更是全民健身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全民健身 绢本设色 篮球运动 整齐排列 大学校园 工笔人物画 青少年 大白兔 
郭佩华工笔画·作品
《传媒》2022年第20期F0002-F0002,共1页郭佩华 
清·心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26期F0002-F0002,共1页郭佩华 
《熹》
《声屏世界》2022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郭佩华 
《戏·幕后》中国画
《当代电影》202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郭佩华 
论训练发散性思维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读天下》2016年第9期285-285,共1页郭佩华 
意趣,是中国人物画创作思维方式的重要衡量标准。随着时代更迭,意趣的概念被丰富和深入化,而决定意趣的根本则是创作者的思维意识。思维意识在中国人物画创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发散性思维则是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立意构思阶段的核心...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 中国人物画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