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超

作品数:26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朗读者》情意《贫民富翁》弗洛伊德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电影文学》《长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的文化阐释研究——以《云上太阳》为例被引量:1
《文化学刊》2018年第2期153-156,共4页杨文超 
贵州省艺术规划项目"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研究"(项目编号:16CB03)的阶段性成果
电影《云上太阳》立足阐释学的三大阐释方法,以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为依托,通过对锦鸡神信仰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描绘、以传统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的民俗文化进行影像展示,深刻揭示了苗族民俗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
关键词:《云上太阳》 贵州少数民族 阐释学 民俗文化图景 文化兼容 
电影《滚啦啦的枪》的隐喻性叙事研究被引量:1
《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第24期124-126,共3页杨文超 
贵州省艺术规划项目"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研究"(项目编号:16CB03)阶段性成果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滚啦啦的枪》看似剧情简单、视听冲击力不大、人物不多。可是,导演通过隐喻叙事机制的构建,用人物隐喻、物件隐喻、情节隐喻等方式,通过对苗族树图腾崇拜民族的生死意识的追寻和灵魂的追问,对苗族图腾崇拜体系的...
关键词:隐喻叙事 隐喻呈现 民俗文化体系 悲剧意识 
电影《致命请柬》的叙事模式研究
《电影文学》2017年第22期93-95,共3页杨文超 
由武圣基导演,张达明、徐亮德、焦婷、胡桑、郝文婷主演的国语惊悚悬疑片《致命请柬》,是对日本畅销惊悚悬疑小说《温泉旅馆》的仿编。电影在借鉴日本小说《温泉旅馆》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它采取了西方电影叙事理念...
关键词:叙事方式 叙事基调 原罪意识 异域情调 
电影《最爱》中的原型模式研究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7年第19期109-111,共3页杨文超 
电影《最爱》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在对原型的塑造中,用圆形循环模式和情意结模式进行叙事,以赵得意、商琴琴曲折的爱情故事为蓝本,通过娘娘村人对热病人以及赵得意、商琴琴的爱情的冷漠、歧视、隔离的探究,再现了娘娘村人的冷漠、庸...
关键词:圆形循环模式 情意结模式 荒诞 虚无 绝望 
小说《朗读者》的原罪意识分析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年第4Z期19-20,共2页杨文超 
小说《朗读者》以基督教的原罪意识,揭示了纳粹罪恶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伤害,通过对纳粹倒台后的社会实况的深度剖析,揭示出纳粹罪恶的真相:纳粹罪恶不只是个别现象,还是一个时代的罪恶、社会的罪恶。既然人人都有罪过,就要为之付出代价,...
关键词:《朗读者》 原罪意识 
主薄杨修之死的原因钩沉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6年第3期74-75,共2页杨文超 
关于三国时期主薄杨修之死,历史上众说纷纭:不懂政治说;不会秘书说;曹操心胸狭窄说等,版本很多。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恃才放旷",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管哪种说法,都可见杨修是个非常有才华、并得到曹操重用的主薄,但是后来又被曹操杀...
关键词:主薄 恃才放旷 三国时期 心胸狭窄 聪明误 文人集团 心理意识 陶谦 与杨德祖书 送应氏 
青岩古镇的建筑美学风格研究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5年第11期62-64,共3页杨文超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青岩古镇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它饱含中国古典文化底蕴,以其独特的建筑美学风格和深厚人文素养魅力,至今仍为世人瞩目。从建筑美学的角度看,它蕴涵了深刻的古典美学思想,以虚实结合,层次错落有致,对称与非对...
关键词:建筑美学 青岩古镇 中国古典文化 风格研究 美学风格 传统文化底蕴 非对称 洪武年间 中国古代建筑 饮食文化 
“《诗经》蕴涵的生态爱情观钩沉”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11期91-92,共2页杨文超 
以《诗经》为源头的现实主义文学,开启了描写真实的生态爱情的先河。在《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中,生态爱情的描写丰富生动,质朴天然,清新自然,更是描写生态爱情的千古典范,自此,歌咏爱情成为千百年不衰的主题。《诗经》对爱情的描绘立足人...
关键词:诗经 蕴涵 生态爱情 钩沉 
《三字经》的审美濡化思想探析被引量: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8期138-139,共2页杨文超 
古代蒙书经典之一《三字经》,传承传统儒家文化精髓,根据人的实际成长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教育的循序渐进的模式,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使学习者在自觉与不自觉下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并实现儒家思想的审美濡化。
关键词:儒家精髓 潜移默化 审美濡化 
俄狄浦斯和菊治比较
《长城》2012年第2期171-172,共2页杨文超 
川端康成的作品《千只鹤》中的男主人公菊治的命运遭遇中含有浓重的悲剧性和情意结意识,主人公以强烈的自我赎罪意识走向悲剧的深渊。[1]而《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悲剧则是一个命运的悲剧,以人力对天神意志只不过是蜉蝣撼树。
关键词:俄狄浦斯 罪恶感 悲剧结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