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说文》古文籀文补释清华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励耘语言学刊》《中国文字研究》《长江学术》《古文字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释“鼂”“竈”
《古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554-558,共5页李桂森 刘洪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参照下的《说文》释义牵合字形现象研究”(20YJC740021)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文献参照下的古汉字同音合并研究”(18BYY134)资助
一、释"鼂"《说文》黾部:"鼂(■),匽鼂也。读若朝。扬雄说:匽鼂,虫名。杜林以为朝旦,非是。从黾,从旦。(■),篆文从㫐。"(篆文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大徐本音"直遥切",上古音属定母三等开口宵部。按《说文》对"鼂"字的本义提供两种说...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 上古音 定母 段玉裁 王筠 篆文 大徐本 读若 
《方言》“散,杀也”疏证被引量:4
《语言科学》2017年第1期1-9,共9页刘洪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3YJC77002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YY010)资助
《方言》卷三记载古齐方言"散,杀也",但是前人研究中只找到两个文献用例,且不甚妥当,不免使人生疑。文章指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之语"何所不散"、东周齐国兵器铭文"散戈"等中的"散"都是杀伐义,齐国兵器铭文所记当然是齐方言,韩...
关键词:  古齐方言 出土文献 
释虢季子白盘铭的“经■四方”
《中国文字研究》2016年第2期45-49,共5页刘洪涛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号:13YJC770029);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号:15FYY010)成果
虢季子白盘铭文“经 四方”的“ ”字,旧或释为“ ”或“维”,本文根据古文字“擁”的不同写法把它改释为“擁”。古文字“经”、“擁”用法相近,经常连用。前者是治理的意思,引申有秉持、保有、经营、施行、度量、效法等义;后者的本义...
关键词:虢季子白盘   
《说文》“艱”字籀文、“難”字古文考被引量:3
《励耘语言学刊》2016年第1期266-276,共11页刘洪涛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土先秦古书与《礼记》形成研究”(项目号:13YJC770029);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河南所出东周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4YJC740054);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文字考释中的形体特点研究”(项目号:15FYY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文字中存在一形表示多词的现象,其中一种情况是既表示具体的事物,又表示跟事物相关的抽象概念,后来才采用改变笔画或加区别符号的方式把它们分化开来。本文据此指出,“壴”象鼓形,也是一形表示多词,表示具体的事物是“壴(鼓)”,表...
关键词:“艱”字籀文 “難”字古文  一形表示多词 
曾姬壶铭“戴在王室”解被引量:2
《长江学术》2015年第2期124-128,共5页刘洪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土先秦古书与<礼记>形成研究"(项目编号:13YJC770029)
曾姬壶铭文"戴在王室"一句的"戴"字旧皆误释为"职",对这句话也存在误解。本文根据最近发表的古文字资料把所谓"职"改释为"戴",并指出这句话是作器者对他子孙的希冀语,据此把"戴"读如本字或读为"翼"。"戴在王室"或"翼在王室"是作器者希...
关键词:曾姬壶铭文 戴在王室 希冀语 
古玺文字考释四篇被引量:1
《中国文字研究》2013年第2期84-91,共8页刘洪涛 
教育部2011年度博士生学术新人奖的资助;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礼记》战国形成考”(项目号:12XWR030)成果之一
本文由考释古玺文字的四个短篇组成。第一篇根据古文字"又"的不同写法,考释《玺汇》0434、1525、2018等号用作人名的"度"字和《玺汇》1316号用作人名的"曼"字。第二篇通过考察古文字"束"的不同写法,考释《玺汇》0511号用作人名的"迹"字...
关键词:古玺 考释 
清华简补释四则被引量:5
《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1期102-108,112,共8页刘洪涛 
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礼记>战国形成考"(批准号:12XWR030)成果之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释文十分精审,但偶尔也有释写不准确之处,例如本文所讨论的"鬼"、"害"、"惠"、"■"四字。造成这种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整理者在写释文的时候没有充分注意古文字的形体特点。本文想藉此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关键词:    形体特点 
释罗泊湾一号墓《从器志》的“凭几”被引量:1
《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101-103,共3页刘洪涛 
罗泊湾一号墓《从器志》有一种名叫"■机"的物品,整理者把"■"字释为"梠",不知为何物。本文把所谓"梠"字改释为"■",指出"■机"即包山楚简260号的"倗几",二者都应读为"凭几",是一种供人依凭休息的卧具。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遣策36号作"伏...
关键词:(木仌) 倗几 凭几 伏机 
也说师■鼎铭的“困(韋東)伯太师武”被引量:3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5期73-79,161,共7页刘洪涛 
师■鼎铭"困伯太师武"一句的"困(韋東)"二字,原文写法非常奇怪。裘锡圭先生释为"東(韋東)",读为"范围",认为是遵循、效法之意。本文同意把后一字释为"(韋東)",但把前一字改释为"困"。"困(韋東)"也是遵循、效法的意思。
关键词:师■鼎铭 困(韋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