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彬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战争文学闺阁哈拉电影女性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名作欣赏(上旬)》《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叛逆、侠性与混沌的自我——凌叔华形象论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7期59-68,77,共11页常彬 张瑾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美援朝文学与1950年代中国报刊漫画的互文研究”(17BZW032)阶段性成果。
凌叔华(1900-1990)是"五四"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作家,曾得周作人的亲力指点,作品以不着痕迹的方式再现了女性生活的另一个世界——被鲁迅盛赞为"高门巨族的精魂"①。和同时代激越昂扬的女性写作相异,凌叔华偏居"闺秀"的一隅,以"婉顺"的...
关键词:凌叔华 女性写作 另一个世界 周作人 闺阁女性 作品风格 侠性 叛逆 
哈拉维赛博格视域下电影《她》之女性观被引量: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50-58,158,共10页李岩 常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哈拉维赛博格视域下电影《她》之女性观”(20AZW022)。
电影《她》(Her)曾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它通过展现男主人公西奥多与女主人公电脑操作系统萨曼莎的爱情故事,以男女情感为切入口,呈现未来人类与科技之间可能出现的关系问题,并带有赛博格女性主义思想特征,前瞻性展现宾格/客体...
关键词:哈拉维 赛博格 《她》 女性观 
邵洵美《时代漫画》的办刊思想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9年第15期103-104,共2页常彬 韩丽梅 
邵洵美“在文学界的地位很重要,不只是他开书店——金屋、新月、时代;他大办出版,当时时代图书公司同时出版五种杂志”。邵氏在出版方面有较多著述,如与章克标办《金屋月刊》(1929年—1930年)、《十日谈》(1933年—1934年),与梁实秋办...
关键词:邵洵美 办刊思想 漫画 1934年 1937年 《十日谈》 1931年 1949年 
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建立——以《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文学文献为样本被引量: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208-218,224,共12页常彬 邵海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W032)
作为"共和国文学"的开篇之作,20世纪50年代中国朝鲜战争文学继承了战争年代的文学传统,以极其有效的举国体制,紧急应对民族生存面临的危机挑战,在抗美援朝问题上形成了第一条庞大的文学生产线以及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传播体系。作为新...
关键词:共和国文学范式 《人民日报》 朝鲜战争 战争文学 
“海外五四运动”的精神屐履:左翼保钓台湾留美学生文学叙事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9-30,共12页常彬 邵海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以降中国文学的朝鲜书写(13BZW141);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及1950年代中国报刊漫画的美国形象"(HB16WX017)
左翼保钓台湾留美学生文学叙事存在三重主题:土地心结、理想动摇、价值确认。反复出现的土地意象与中国形象相互重合,寄托着保钓运动兴起的爱国初衷;对文革真相的探寻记录下保钓分子理想动摇的片刻,传递大洋彼岸的历史反思;保钓运动精...
关键词:台湾留美学生 左翼保钓 精神屐履 祖国认同 
朝鲜战争文学1950年代《光明日报》文献考辨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46-154,共9页常彬 王雅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以降中国文学的朝鲜书写"(13BZW141);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及1950年代中国报刊漫画的美国形象"(HB16WX017)
中国朝鲜战争文学是新中国文学的开篇之作,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文学传统,以极其有效的举国体制,应对强敌威胁国家领土安全的挑战与危机,在抗美援朝问题上形成庞大的文学生产线和强大的传播体系。通过对1950年代《光明日报》的刊载进行...
关键词:1950年代 《光明日报》 朝鲜战争文学 文献考辨 
“传统是在动态发展中建构的”——中华文化与丝路文明暨第三届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9期254-259,共6页常彬 邵海伦 
由华侨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主办,华侨大学文学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承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协办的“中华文化与丝路文明暨第三届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21日至23日在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召开,这...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华文化 饶宗颐 研讨会综述 动态发展 文明 华侨大学 
凌叔华的闺阁叙事与“五四”反思(下)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7年第2期93-95,共3页常彬 王慧 
三 凌叔华笔下的旧式女性,不管是闺中少女,出阁少妇,还是年老高贵的“命妇”,既被封建文化“完美”地塑造,又被封建文化完全地抛弃,犹如“绣枕”命运。凌叔华以其女性经验的直觉和内省,勾勒了一系列旧式女人死寂闺阁中或麻木,或痛苦,...
关键词:凌叔华 绣枕 生存图景 林黛玉 女性经验 阿英 问题小说 家族小说 庐隐 女性世界 
凌叔华的闺阁叙事与“五四”反思(上)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7年第1期74-78,共5页常彬 王慧 
凌叔华的"五四"小说,专注于不被纳入时代问题的旧式闺阁一隅,写女子难言的悲戚、绝望的处境。凌叔华在整个时代全力关注新生力量与封建礼教拼搏,并为新生力量呐喊助威的"五四"氛围中,能够清醒地对待以往和正在进行的女性的历史,并予以...
关键词:凌叔华 “五四” 女性 拯救 
汇通古今悟奇思,鲁学凿出金石声——评杨义的“鲁迅与汉石画像”研究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1期353-369,共17页常彬 于冬伟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独特的个体和最丰富的存在,鲁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鲁迅研究是杨义的学术起点,创造了他个人学术史的几个第一:《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生命力》(1981)是杨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鲁迅小说的...
关键词:本质特征 学问 小说 汉石 刊文 中国 起点 评杨义 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