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红英

作品数:27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土文学池田大作白马湖作家群乡土地域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文艺理论与批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短篇小说(原创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朝花夕拾》的“素心”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44-51,共8页傅红英 赵新 
《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断断续续创作并陆续发表在《莽原》上的系列回忆性叙事散文的合集,有着异于其他文本的情感内核和内在向心力。《朝花夕拾》中所描绘的故乡人、事、物,不是简单直白地表达眷恋,而是寄予着鲁迅纯粹无垢的“素心...
关键词:鲁迅 《朝花夕拾》 素心 
论《祝福》的“彷徨”叙事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111-120,共10页傅红英 
《祝福》融抒情性于叙事之中,叙事主体“我”的精神性与矛盾性所形成的张力,构成并推进了《祝福》的“彷徨”叙事。“我”对故乡的“反顾”与“彷徨”,“我”对生死、灵魂问题的“内省”、“不安”与“走”的“决计”,都表现出《祝福》...
关键词:《祝福》 “彷徨”叙事 鲁迅 
从“言”到“声”:阿Q之“速朽”与“正传”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2期16-22,共7页傅红英 
阿Q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自身为旧文化所吃,却又试图以之去吃人。他鲜有自我心声的流露,是沉默的灵魂,其有所“言”却不过是言他人之“群言”,是为旧文化发恶声而不自知。叙事人彷徨于新旧文化之间,想为阿Q作传却又不断犹疑与自我否定,...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阿Q 叙事人 
论《边城》人物的疏离关系及其影响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21期185-186,共2页谷俗 傅红英 
《边城》创造了一个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然而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如人物的疏离关系。《边城》人物的疏离关系主要在语言、民歌和梦境中表现出来,其原因有客观的身份、财产差异及主观的心理因素等。这种疏离关系造成了人物...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疏离 
融通与突破:精神承传与思想转型——鲁迅研究院成立典礼暨“鲁迅与孔子”高端论坛综述
《鲁迅研究月刊》2020年第3期93-96,共4页寿永明 傅红英 
2019年12月14-15日,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鲁迅研究会主办,绍兴文理学院人文社科处、人文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和鲁迅研究院承办的"鲁迅研究院成立典礼暨'鲁迅与孔子'高端论坛"在绍兴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
关键词:鲁迅研究会 绍兴文理学院 科研机构 人文学院 思想转型 高端论坛 吉林大学 人文社科 
张爱玲与艾米丽·勃朗特的创作比较——以《金锁记》与《呼啸山庄》为例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6期88-90,共3页叶菲菲 傅红英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女性作家,她以冷静的笔调在《金锁记》中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被旧社会压迫而丧失了正常人性的封建时期女性形象,轰动了整个文坛。而远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天才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笔下创造了另...
关键词:张爱玲 艾米丽勃朗特 曹七巧 希斯克利夫 比较 
《伤逝》解读:涓生视角下的“爱情”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17-19,共3页黄海明 傅红英 
在涓生的叙述中,涓生和子君在"爱情"中不对等的地位、不一致的同居理想以及接受无爱事实之后各自的不同选择,是《伤逝》爱情悲剧的三个成因。本文从这三个成因出发,剖析涓生是如何在这场"爱情"中将自身责任合理化的,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涓...
关键词:《伤逝》 涓生 爱情 
论苏曼殊诗歌中的红色意象及其现代精神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年第5Z期16-18,共3页黄海明 傅红英 
苏曼殊极其喜欢在诗歌中使用红色意象。他的红色意象有三种呈现方式:红花、红叶等易折的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自身的坚韧与谦逊;红粉、红泪等美人意象表达了他对人世间至情至爱的留恋和对佛教的虔诚;红泥寺、袈裟、香火等禅佛意象凝聚着...
关键词:苏曼殊 呈现方式 红色意象 
池田大作的女性文明思想研究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10-115,共6页傅红英 
池田大作维护女性生命尊严,发挥女性潜在价值,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的女性文明论是以"生命尊严"为核心的《妙法莲华经》佛教思想的体现,同时又有其独到伟大之处。突破已有的对池田大作女性观的单纯性研究,将其置于佛法背景下考察,其...
关键词:池田大作 女性文明 生命尊严 佛教思想 
池田大作与鲁迅女性观比较研究被引量:1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30-34,共5页傅红英 
从"生命尊严"出发,池田大作与鲁迅的女性观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但两人因为所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及女性经验的差异,使得两人的女性观存在较大差异。鲁迅的女性观重点关注女性没有争取到做人权利的生存现状,试图唤醒女性去争取人权,为此...
关键词:池田大作 鲁迅 女性观 幸福 和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