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蓉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市民社会霍布斯自然状态政治哲学市民社会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岳论丛》《天中学刊》《学术探索》《牡丹江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论青年成为创新中国生力军的要素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7年第3期56-59,共4页杨巧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16年度青年课题(164007)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创新中国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选择。青年敢于冒险、勇于承担、充满活力、富有新见,具备成为创新中国生力军的天然条件。从"天然"向"现实"转换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青年"良德"的化育;二...
关键词:青年 创新 创新中国 生力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当代青年信仰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156-157,160,共3页杨巧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当代社会治理(164007)"阶段性成果;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北京社会治理的双相作用机制研究(2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就本质而言,信仰普遍根植于每一个人,它是人之安身立命之本,无论人之察觉与否,它都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使信仰区别于一般的信念或者说思想、观念,但它同时又外化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因此,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之...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仰 青年信仰 
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探析——基于对山东省非政府组织(2008—2012)的考察被引量:3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95-102,共8页杨巧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非政府组织在山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效度研究"(11CZXJ06)
非政府组织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根源于自身的特性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非政府组织少了"尖锐性"和"对抗性",多了"补充性"和"调和性",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灵活多样性和及时有效性,以及大...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和谐社会建设 公益事业 社会机制创新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1949—1978年)的波折与发展及其启示被引量: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170-174,共5页杨巧蓉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政府组织在山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效度研究"(项目编号:11CZXJ06)的成果
尽管始于清朝晚期的中国现代化,是一种被动的、片面的、尝试性的、少数人的社会运动,但它作为一种全新方式的社会运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一种思想的、人才的基础,社会精英阶层从此开始思考并实践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新中国建立,以...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 全面转型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被引量:3
《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期43-49,共7页杨巧蓉 
2011山东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非政府组织在山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效度研究"(项目号:11CZXJ06)的阶段性成果
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发展,它对于国家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普遍意义已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政治理论家都对市民社会的自身特点、对国家的意...
关键词:市民社会理论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世界历史思想研究
《理论学刊》2011年第10期94-98,共5页王晓红 杨巧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晚年笔记整体研究"(项目编号:10CZX001)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学笔记》并非只是晚年马克思的一部纯粹的史学摘录。晚年马克思摘录的大量的历史资料背后,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其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具体历史考察背后,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历史如何走向世界历史的探究。具体内容包括:交往,尤其...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学笔记》 世界历史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中国社会转型的基础性条件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74-77,共4页杨巧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青年项目(10CZX001):马克思晚年笔记整体研究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城市化过程的必然产物。与此同时,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成长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种种条件: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养分和稳定剂;它是社会主义民主...
关键词:中国特色市民社会 中国社会转型 基础性条件 
市场经济视域下社会公共诚信的建立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28-30,共3页杨巧蓉 
作为现实的具体的存在者,人始终处在种种交往关系之中,其个体诚信的确立和有效,决离不开大众即公共诚信及其机制的形成。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始终...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共诚信 视域 优良道德传统 基本道德规范 市场经济条件 交往关系 个体诚信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的国家理论新探被引量:2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5,共5页王晓红 杨巧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ZX001)
晚年马克思所作的"人类学笔记"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关于国家问题的研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这组笔记中阐述的国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国家起源之前的社会制度(氏族)和社会形式(家庭)的研究;国家起源...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国家理论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模式论析——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为主线被引量:5
《齐鲁学刊》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杨巧蓉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
关键词:西方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理论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