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

作品数:67被引量:69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多环芳烃PAHS甲基汞北京东南郊非点源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地球科学》《岩矿测试》《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境科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壤有机质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对短期植被更替的响应被引量:1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8期4520-4529,共10页沈亚婷 张巍 何霄嘉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7505)。
采集我国北京和云南地区约10a植被更替的0~110cm典型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土壤中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_(org))、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碳密度、土壤有机质O/C和土壤有机质C/N等指标的垂向分布特征,探究了不同深度土壤对植被更替的...
关键词:植被更替 土壤有机质 稳定碳同位素比值 土壤剖面 碳循环 
基于硬件投入产出效益分析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评价被引量:7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第10期4939-4945,共7页汤李琛 陈宓 张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492)。
本研究基于垃圾车、分类投放点、回收服务点、垃圾中转站4类硬件投入要素,以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DEA分析方法,针对2020年1月~2021年6月上海市强制性垃圾分类具体的实施效果逐月展开分析和评测.结果表明...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 政策评价 硬件投入 产出效益分析 DEA模型 上海市 
非水相液体污染场地源区自然消除研究进展被引量:3
《岩矿测试》2022年第5期704-716,共13页孙琳 张敏 郭彩娟 宁卓 张瑜 秦骏 张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渗透透镜体中NAPLs残余的分形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4200717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石化场地污染土壤环境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2018YFC1803302)。
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和环境地质危害备受关注,自然衰减被公认是优选修复技术。对存在非水相液体的场地,源区非水相液体残余导致的“拖尾和反弹”问题对污染场地自然衰减技术提出了挑战。近年来源区自然消除技术的出现丰富深化了自然衰减...
关键词:监控自然衰减 轻非水相液体 源区自然消除 产甲烷 甲烷氧化 
混合基质3D打印可见光催化系统对病毒气溶胶的去除被引量:5
《中国环境科学》2020年第11期5055-5062,共8页孔亚东 石磊 柳蒙蒙 张巍 程荣 郑祥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618)。
利用3D打印灵活可控的特点和复合材料混合打印的优势,将可见光响应的ZnO/g-C3N4催化剂掺入ABS塑料,利用3D打印制成催化剂均匀稳定分布的光催化系统,使用流体动力学仿真模拟对反应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用于处理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中的病...
关键词:3D打印 光催化反应器 模型病毒 病毒气溶胶 
水系统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中的膜过程--病毒截留及其作用机理
《给水排水》2020年第5期27-34,共8页郑祥 石磊 张巍 程荣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2-002);中国人民大学预研委托(团队基金)项目(19XNLG21)。
截至2019年底,我国万吨以上膜法市政给水系统(含在建)累计设计规模已达到950万m^3/d;万吨以上MBR工程(含在建)累计设计规模超过1 900万m^3/d。在给水系统中,膜对病毒的分离过程不能仅仅视为一个简单的筛分过程,膜对病毒的吸附在截留中...
关键词:致病微生物 病毒 动态过滤层 MBR 公共卫生安全 
污水处理设施中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传播及风险评估被引量:16
《给水排水》2020年第4期59-69,共11页程荣 亓畅 石磊 张巍 郑祥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2-00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19XNLG21)。
污水处理厂是微生物气溶胶,尤其是病毒气溶胶的重要发源地。为进一步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微生物气溶胶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气溶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微生物从水相到气相的转移发生在包括格栅间、初沉池、曝...
关键词:微生物气溶胶 病毒 传播 暴露风险 公共卫生 
新型冠状病毒在水环境中潜在传播途径与风险控制关键节点被引量:29
《环境保护》2020年第3期87-89,共3页郑祥 张巍 石磊 程荣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2-002)
环境中许多病毒以空气或水为媒介产生感染,导致疾病的大规模流行。通过现有研究可初步判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三种途径感染人群。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在水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轨迹研究发现:病毒在迁移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水环境 粪口途径 传播途径 风险管控 
水环境中苯丙胺类物质的快速前处理方法被引量:1
《中国环境科学》2020年第2期681-687,共7页丁旭 毛康 白雅 张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41671492)。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建立并优化了适用于野外条件的3种常见精神活性物质(甲基苯丙胺、苯丙胺和麻黄碱)的快速前处理方法.比较了污水快速前处理条件(样品pH值和上样流速)对目标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测试条...
关键词:城市 水环境 精神活性物质 快速前处理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监控自然衰减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0
《中国环境科学》2018年第3期1185-1193,共9页李元杰 王森杰 张敏 何泽 张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492)
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场地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相应的管理和修复技术体系仍然滞后.监控自然衰减(MNA)作为一种基于污染风险管控的场地修复和长期监测方法,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中较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实现修复...
关键词:污染场地 土壤 地下水 监控自然衰减 修复技术 
塔西台地寒武纪沉积环境演化与海陆耦合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16年第6期1092-1107,共16页刘沛显 关平 冯帆 贾文博 张巍 邓世彪 金亦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2148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2-403;2011ZX05004-004-005)~~
碳酸盐岩台地作为陆地与深海间的过渡带,其沉积记录了海洋和邻近陆地的演化。结合已有的沉积学工作,对塔里木盆地西部台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进行全岩及酸不溶物地球化学研究。塔西台地寒武纪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局限—蒸发台地或蒸发台地相...
关键词:塔西台地 寒武系白云岩 沉积环境 酸不溶物CIA 海陆耦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