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作品数:9被引量:1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黑膏药药理作用化学成分药制剂冬病夏治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亚太传统医药》《临床合理用药》《当代医药论丛》《湖北中医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蕨麻多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中国药师》2019年第5期819-823,共5页邹戬 范彦博 李杰 
目的:探讨蕨麻多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蕨麻多糖与体外培养的HUVECs预先共孵育2 h,再以AGEs对细胞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生化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
关键词:蕨麻多糖 糖基化终产物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NADPH氧化酶 
山橘叶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中国药师》2017年第2期256-258,共3页邹戬 王薇 李杰 
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项目(编号:武卫计生通[2015]9号)
目的:研究山橘叶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方法:采用氨水诱咳法考察山橘叶对小鼠的镇咳作用;采用酚红排泌法考察山橘叶对小鼠的祛痰作用;采用磷酸组胺喷雾法考察山橘叶对豚鼠的平喘作用。结果:山橘叶高、中、低剂量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氨...
关键词:山橘叶具有良好的镇咳 祛痰 平喘作用. 
小儿咳喘贴黑膏药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6
《中国药师》2015年第2期332-334,共3页张博华 张义生 李杰 杨宗余 
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医学科研项目(编号:WZ10E05)
目的:探讨小儿咳喘贴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方法:利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小儿咳喘贴黑膏药制备过程中所需基质原料、熬炼器材的选择及制作工艺中炼油、下丹、加入白蜡、加入细料药粉的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纯麻油与纯度95%以上的红丹在313...
关键词:小儿咳喘贴黑膏药 基质选择 制备工艺 
恩施产杜仲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被引量:5
《中国药师》2014年第12期2071-2074,共4页周妍 刘大鹏 王薇 詹琤琤 李杰 周才新 范彦博 
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编号:WZ13Z01)
目的:建立恩施产杜仲药材水提液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10批恩施产杜仲药材水提,采用Wonda 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
关键词:杜仲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共有模式 恩施 
“冬病夏治”黑膏药制剂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研究被引量:9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第15期106-107,共2页李琛 李杰 范彦博 张义生 周才新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黑膏药制剂小儿咳喘贴、坎离贴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方法通过同体比较法对新西兰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分组法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分别观察新西兰兔及豚鼠有无皮肤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结果小儿...
关键词:黑膏药 皮肤 刺激剂 过敏反应 
《金匮要略》煎药加水量探讨被引量:1
《当代医药论丛》2014年第1期174-174,共1页冯理兵 周才新 李杰 詹琤琤 蔡伟 
目的:整理、探讨《金匮要略》中的煎药方法,结合实际煎药情况,探究煎药时加水量的最适宜范围。方法:应用中医药学和文献学方法分析整理《金匮要略》中的煎药方法,计算煎药加水量,并测定按照该加水量所煎取药液的折光率,判断汤剂...
关键词:金匮要略 汤剂 加水量 折光率 
中药玄参研究概况被引量:20
《湖北中医杂志》2013年第8期73-75,共3页李杰 詹琤琤 段时振 周才新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2玄参资源状况玄参属...
关键词:玄参 资源状况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概况 
中药山楂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被引量:39
《湖北中医杂志》2012年第12期77-79,共3页詹琤琤 段时振 李杰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t.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等功效,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
关键词:山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概况 
黑膏药制作工艺研究初报被引量:1
《亚太传统医药》2012年第6期45-46,共2页李原 李杰 石新华 
目的:探讨黑膏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方法:通过在特定环境温度(35℃),采用两种下丹方式,三组下丹温度进行黑膏药制作实验,探索、确定其最佳制作工艺。结果与结论:通过6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在环境温度35℃,油量为1 000g,下丹方式为火上下丹...
关键词:黑膏药 火上下丹 离火下丹 制作工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