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莉

作品数:5被引量:1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黄淮海平原保护性耕作土壤动物免耕养分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土壤通报》《干旱区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黄淮海平原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短期动态研究被引量:3
《土壤通报》2010年第4期819-824,共6页朱强根 朱安宁 张佳宝 张焕朝 黄平 杨淑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YW-09-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121103);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201003013-03)资助
试验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处理,在2008年10月小麦播种后,分别在0天、1天、4天、8天、15天、30天和45天的7个取样时间调查了试验小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果表明:(1)土壤动物在0~8天处于耕作干扰阶段,其丰富度呈下降趋势。8天后土壤...
关键词:翻耕 免耕 秸秆还田 土壤动物 冗余分析 
免耕对小麦-玉米轮作下玉米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9
《土壤通报》2010年第4期802-806,共5页杨淑莉 朱安宁 张佳宝 陈效民 朱强根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S408)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YW-09-05)
以夏玉米和冬小麦两季作物作为整体来研究保护性耕作对玉米季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设置5种耕作处理,分别为小麦、玉米每年均翻耕(CTWT),玉米免耕+小麦每年翻耕(CNTWT),玉米免耕+小麦每2年...
关键词:免耕 玉米-小麦轮作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下田间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4
《干旱区研究》2010年第3期415-421,共7页杨淑莉 朱安宁 张佳宝 陈效民 朱强根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S40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006AA10A301)资助
为明确干旱、半干旱区农田氨挥发损失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通气法研究黄淮海平原地区河南封丘国家农业生态实验站冬小麦季不同施氮量与不同施氮方式下基、追肥施用后的土壤氨挥发损失情况,同时测定了表层土壤(0~5cm)的NH4^+-N浓...
关键词:土壤表层 氨挥发 施氮量 施氮方式 气候条件 黄淮海平原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被引量:65
《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2期70-76,共7页朱强根 朱安宁 张佳宝 张焕朝 杨淑莉 王意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YW-09-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1211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S408)资助
保护性耕作不仅能改善土壤特性,增加作物产量,也是缓解农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讨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翻耕和免耕,副区为3种秸秆还田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
关键词:土壤 秸秆 养分 保护性耕作 土壤动物 土壤肥力 黄淮海平原 
蚯蚓及蚓粪对白腐真菌降解土壤中菲的动态影响被引量: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221-225,共5页田蕾 陈小云 胡淼 杨淑莉 李辉信 胡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项目(江苏省土壤污染调查):南京农业大学SRT(0607A11)项目。
通过接入白腐真菌、蚯蚓和蚓粪,研究了通过蚯蚓及蚓粪的作用来改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土壤原位生物修复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在30d的黑暗培养试验里,土壤中菲浓度随着时间逐渐减少,蚓粪和蚯蚓自身均能促进土壤中菲的降解,但蚓粪的促进作...
关键词:蚯蚓 蚓粪 白腐真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