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彤

作品数:14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导师汉简安全稳定工作高校安全稳定网络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学园》《金田》《长江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转向与实践路径被引量:6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刘晓彤 柳士彬 
2021年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专项课题“基于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究”(编号:2022HHZX013)。
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立根之基和存续之源。知识生产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内在契合性,其生成逻辑和发展规律是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即实现理念设计从学术主导到知识应用、学科结构从单一...
关键词:“双一流” 知识生产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课后服务供给的价值向度、多重困境与纾困策略--基于“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视角被引量:7
《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第11期19-27,共9页刘晓彤 柳士彬 师衍辉 周凯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重大项目“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教育治理体系研究”(A/2021/02)的成果之一。
“双减”政策落地后,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面临家长、学生对教育公平及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政府、学校不平衡不充分供给所形成的供需困境,在教学、课程、时空等维度上构成了新的问题域,阻碍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的教育社会契...
关键词:课后服务 供给侧 “双减”政策 “新的教育社会契约” 
充盈、澄明与生成:中小学教师向教育家转变的三重境界--《学做教育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评介
《中国成人教育》2022年第10期73-75,共3页刘晓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SZ21B001)。
《学做教育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一书开辟了教育家研究的新视野和新路径,对于我国教育家的培育、成长和诞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盈”意味着将中小学教育家核心素质的构成视为动态化、一体化、发展化的自组织系统;“澄明”...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家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评价 
组织再造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的新旧动能转换探究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1期81-81,共1页刘晓彤 丁立波 段继燕 石志华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委托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构建共建共享共治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研究(编号:18BWTJ03)。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区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组织再造理论指导下对组织系统内部进行整合与革新,从安全稳定工作协同体制、建立健全制度引导、数据走廊建设几个方面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进行建构分析,从而逐...
关键词:组织再造 安全稳定工作 新旧动能转换 
“共建共治共享”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学园》2019年第3期7-8,共2页段继燕 刘晓彤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WTJ03);济南大学社科处、济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G181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在内外环境的变革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只有营造安全稳定的高校环境才能使高校有序发展。以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为基础,针对当前高校稳定工作...
关键词:安全稳定工作 体制机制 协同理论 共建共治共享 
“慕课”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改进的影响及作用
《长江丛刊》2016年第29期218-218,共1页郝伟 郭娜 刘晓彤 
慕课作为信息技术发达下的教育产物,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极具开放性、时效性,与慕课开放性、高效性的特点相契合,两者结合,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并推动慕课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是高等教...
关键词:慕课 形势与政策 优势 
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下如何建立校、院、导师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
《青年时代》2015年第4期128-128,共1页郝伟 刘晓彤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为实现个性化、目标化管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各二级学院在校研究生院的领导下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工作,但在实际运行当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病。
关键词:二级管理   导师三位一体 管理网络 
银雀山汉简《唐勒赋》与宋玉赋学案被引量:2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9-32,共4页蔡先金 刘晓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O31)研究成果之一
银雀山汉墓出土《唐勒赋》命名应该统一,作者当为唐勒无疑。《唐勒赋》的出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及学术史意义,尤其是有利于澄清宋玉赋这一学案,同时也进一步证明汉代散体大赋确由战国时期尚未定型的散赋发展而来,与西汉时期的枚乘、司马...
关键词:银雀山 汉简 《唐勒赋》 宋玉 学案 
就业新视野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范式构建与功能探析
《青年时代》2014年第8期115-116,共2页郝伟 刘晓彤 王俊丽 钟金萍 
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352.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人文性,从内容体系、范式建立、方法应用等三个层次系统阐述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能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研究生就业问题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开展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
关键词:研究生 就业视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论北大汉筒《反淫》中的“七”体
《青年时代》2014年第8期24-24,共1页刘晓彤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出土文献与上古文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上古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北大汉简《反淫》为“七体”的发现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也证明了枚乘写作七体并并非孤立的现象。《七发》与《反淫》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新体赋的体式的确立,是汉大赋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反淫》 “七体” 《七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