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玲

作品数:8被引量:8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主题:降水特征内涝短时强降水特大暴雨辐合线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气象与环境科学》《干旱气象》《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河南持续性区域暴雨气候特征及暴雨落区分型
《气象与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谷秀杰 董俊玲 席乐 王友贺 李周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14);中国气象局复盘总结专项(FPZJ2024-077);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应用攻关类)项目(242103810095、232103810097)。
基于1970—2021年河南113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采取数理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了河南省持续性区域暴雨气候特征并对暴雨落区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表明,52年中河南共计发生117次(276天)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年均2.3次(5.3天),呈略...
关键词:持续性区域暴雨 气候特征 暴雨落区分型 
多源融合降水和智能网格预报在渭河一次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与环境科学》2024年第5期9-16,共8页王振亚 王迪 董俊玲 葛振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209301);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22NLTSY005);2023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32102320027);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应用攻关类)项目(222103810092);河南省2021年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科技专项(201400210800)。
选取2018年6月28日至7月15日渭河干流魏家堡水文站洪水过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多源融合降水和智能网格预报在洪水模拟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多源融合和站点实况降水为输入均能较好地模拟洪水过程,因此在无降水观测资料的流域,采用多源...
关键词:多源融合降水 智能网格预报 洪水预报 魏家堡水文站 新安江模型 
河南2023年麦收期连阴雨极端特征及预报偏差分析被引量:2
《气象与环境科学》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刘超 董俊玲 
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项目(232103810097);中国气象局预报复盘总结专项(FPZJ2024-078);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科技专项(201400210800);安阳市重大科技专项(2022A02SF005)。
基于多尺度观测资料、多种数值模式和主观预报产品,分析了2023年河南麦收关键期出现的连续降水天气过程的极端性特征,并对主客观预报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5月20日至6月4日累计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全省平均为170.3%,累计雨量有17个站达...
关键词:连阴雨 极端性 偏差分析 数值模式 强台风“玛娃” 
2017年郑州市臭氧浓度特征及气象因素分析被引量:10
《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年第4期33-38,共6页刘超 董俊玲 田力 孔海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211240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HN2016-149);河南省气象局重点项目(KZ201704);2020年度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HNKJZK-2020-32C);河南省气象局面上项目(KM201810);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2019HYTP033);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075、CMAYBY2020-079)。
利用2017年郑州市9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国控点)的小时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分析郑州市O_(3)浓度的污染特征,O_(3)浓度与PM_(2.5)、PM_(10)及NO_(2)浓度的关系,以及影响O_(3)浓度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2017年郑州市9个国控点的O_(3)-...
关键词:臭氧 郑州 时间变化 气象因素 
郑州“7·20”特大暴雨降水特征及其内涝影响被引量:47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17-22,共6页王振亚 姚成 董俊玲 杨慧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KZ202001);河南省2021年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科技专项(201400210800);河南气象省局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Z201703)。
基于郑州市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对河南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的降水极端性、降水时段、小时降水变化等特征及其内涝影响进行分析,提出超标准降水条件下内涝防治的建议。分析表明: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是一次极端强降水天气过...
关键词:郑州“7·20”特大暴雨 降水特征 短时强降水 内涝 
河南省2018年1月3-4日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16期108-114,共7页董俊玲 刘超 孟寒冬 
中国气象局气象预报业务关键技术发展专项“发展多源观测资料快速融合分析技术与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关键技术”(YBGJXM(2019)02);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多模式降水检验及基于智能网格的订正技术研究”(CMAYBY2020-079);河南省气象局“基于微气候模型(Phoenics)的城市局地风热环境定量化评估研究——以郑州为例”(KM201810);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应用微气候模型优化建筑物布局的方法研究”(2019HYTP033)。
为进一步探讨河南省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和机理,分析WRF模式对暴雪过程的模拟效果,提高预报准确率,笔者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8年1月3-4日河南省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对WRF模式模拟结果进行分...
关键词:暴雪 水汽通量散度 垂直速度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河南 
郑州地区城市化对一次暴雨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干旱气象》2019年第6期922-932,共11页董俊玲 刘超 苏爱芳 
中国气象局气象预报业务关键技术发展专项《发展多源观测资料快速融合分析技术与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关键技术》(YBGJXM(2018)02);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2017年河南极端短时强降水特征及机制分析》(CMAYBY2018-045);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数值天气预报应用技术开放研究基金《WRF模式中不同陆面方案和陆面资料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SDQXKF2015M09)共同资助
近年来郑州地区城市化迅速发展,为分析郑州地区城市下垫面扩张对天气过程,特别是暴雨过程的影响,本文利用城市冠层模式(UCM)与WRF3.7模式耦合对2017年5月22日的暴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改变模式下垫面,设计3组敏感性试验,分别是原始U...
关键词:郑州 城市化 暴雨 WRF模拟 
郑州地区3次冷涡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被引量:22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年第3期1-7,共7页梁钰 张一平 董俊玲 齐红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影响黄淮中西部的台风暴雨预报技术"(GYHY201306012);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河南省两次致灾大风对比分析及预报"(CMAYBY2013-041)资助
对2004年6月中下旬郑州地区3次比较典型的强对流天气的高低空形势、物理量场及雷达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00 h Pa冷涡的位置在42°N以南,郑州上游有较强冷平流侵入,并且700 h Pa和850 h Pa也有对应低值系统存在,是郑州地区强对流...
关键词:冷涡 强对流天气 辐合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