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春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泡沫陶瓷铌铁Α-FE第一性原理铁合金更多>>
发文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陶瓷学报》《云南化工》《成都工业学院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有机模板孔径和烧结温度对SiC泡沫陶瓷结构和性能影响被引量:1
《陶瓷学报》2024年第3期549-557,共9页张凤春 刘笑 陈桂锭 袁斌 刘宇杰 蒋维敏 韩强强 李旭勤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327);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1116018);成都工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2022ZR003)。
SiC泡沫陶瓷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因其强度高、硬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以SiC为主要原料,Al_(2)O_(3)为烧结助剂,采用有机模板浸渍法制备了SiC泡沫陶瓷,研究了有机...
关键词:有机模板浸渍法 SIC 泡沫陶瓷 压缩性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云南化工》2024年第3期204-206,共3页邹建新 张凤春 彭富昌 梁新元 
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四元三导一对分’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材料类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JG2021-120);成都工业学院2021-2022年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0403)。
针对物理化学课程,提出了“四元三导一对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表明,卷面成绩不及格率从传统讲授法的50%~70%区间逐渐降低至“四元三导一对分”教学法的15%~21%区间,平均分也由55分提升到70分,学生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 四元三导一对分 物理化学 教学模式 
三维表面应变测量方法在3DN C/SiC扭转性能测试的应用被引量:1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5,26,共6页李旭勤 周纯 张凤春 熊倩 龚粤梅 陈想 李斌 吴一帆 
成都工业学院博士基金(2019RC005)。
通过3DN C/SiC复合材料的开孔试样进行扭转试验的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分析,研究损伤与应变的关系及最大应变处。在实验中利用MTS拉扭疲劳试验机对试样施加不同比例的扭转载荷,研究材料在耦合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与失效机制。通过对材料的...
关键词:3DN C/SiC复合材料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扭转性能 断裂位置 
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年第9期153-156,共4页廖婷婷 张凤春 邵甄胰 李旭勤 丁义超 
本文分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教学培养模式,结合本校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从基本原理讲解、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试验引领式理论阐述、科研成果输出等四个方面,对该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进...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 
合金元素对α-Fe氢扩散行为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2年第1期122-129,共8页张凤春 唐黎明 李元喆 吴沙丽 李春福 文平 罗强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7ZB0034)。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H原子在α-Fe和α-Fe-Me(Me=Cr、Mo、Ni、Cu、Mn)晶胞中的扩散行为,建立了α-Fe和α-Fe-Me中氢扩散系数与温度间的关系表达式,探讨了合金元素Me对α-Fe中H扩散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
关键词:合金元素 Α-FE 氢扩散 第一性原理 
Mo元素对TiC(100)/α-Fe(100)界面稳定性及电子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2
《热加工工艺》2022年第4期64-68,共5页张凤春 唐黎明 李元喆 罗强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7ZB0034);四川省高校博士基金项目(114/17505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Mo元素对TiC(100)/Fe(100)界面稳定性和电子特性的影响。建立了Mo元素处于5种不同位置的掺杂TiC(100)/Fe(100)界面模型,采用界面粘附功和界面掺杂能评价了Mo元素对界面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差...
关键词:Mo元素 TiC(100)/Fe(100)界面 界面稳定性 第一性原理 
TiC(100)/α-Fe(100)界面稳定性及电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热加工工艺》2022年第2期65-69,75,共6页张凤春 李元喆 唐黎明 罗强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7ZB0034);校博士基金项目(114/175054)。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TiC(100)/Fe(100)界面稳定性和电子特性。建立了4种不同原子堆垛方式的界面模型,采用界面粘附功、界面能和断裂功评价界面稳定性;采用差分电荷密度、Mulliken布居和态密度分析了电子特性。结果表明:Fe原子位于...
关键词:TiC(100)/Fe(100)界面 界面稳定性 电子特性 第一性原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