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苏雪林研究范式《棘心》文学研究范式文学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晋阳学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苏雪林发起象征派诗歌论战原因探究——兼论苏雪林与胡适关系研究中的信度问题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89-93,共5页黄敏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台湾皖籍作家研究"(SK2013b377);阜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重点)"海外皖籍女作家研究"(2011FSSK01ZD)
对1959年苏雪林在台湾文坛发起的关于现代象征派诗歌论战原因进行考证:一是出于对新诗创作原则的维护;二是示好胡适以获得认同和肯定。借此发现苏雪林与胡适关系中被有意或无意忽视的东西,以弥补苏雪林与胡适关系研究中的盲点,即苏雪林...
关键词:苏雪林 胡适 象征诗派 研究信度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范式考察
《晋阳学刊》2016年第6期36-41,共6页黄敏 
"中国性"研究范式与"本土性"研究范式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两大范式。前者偏重于探究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意蕴和美学传统,强调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承继关系;后者侧重于讨论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南洋色彩、区域性特...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文学 研究范式 “中国性” “本土性” 
“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刍议被引量:3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黄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2BZW117
新世纪以来的灾害文学创作热潮引发研究热点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灾害与文学"。这是一种将目光聚焦于自然灾害,也关注天灾与人祸的关系,强调文学反映功能的文学研究范式。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其自身存在诸如理论...
关键词:灾害与文学 文学理论 审美纬度缺失 研究范式 
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17-120,共4页黄敏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台湾皖籍作家研究"(项目编号为sk2013b377)阶段成果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
关键词:百年中国文学 性别叙事 贞节观 社会规训 身份焦虑 
周仲铮自传体小说《小舟》之价值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74-77,共4页黄敏 
阜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重点)"海外皖籍女作家创作研究"(2011FSSK01ZD)
德国华裔皖籍作家周仲铮的自传体小说《小舟》是目前所知唯一由德文写作并登过德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华人自传体小说作品。它真实质朴地记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一位中国大家族中的小姑娘的成长经历;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史料和民...
关键词:周仲铮 《小舟》 审美价值 史料价值 
亦舒言情小说的写作策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2-76,共5页黄敏 
亦舒将言情小说写作推到"雅俗共赏"的高度,得益于她采用了文本"戏仿"和承继前辈女性书写传统的写作策略。在戏仿写作中,她借"转述者变调"和"义理置换"方式质疑与颠覆经典文本中的男性本位思想及传统女性意识,颇具时代性和先锋性。而在...
关键词:亦舒 写作策略 文本“戏仿” 转述者变调 义理置换 
时代的“负荷者”与“先行者”——亦舒笔下的都市女性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0期68-69,93,共3页黄敏 
香港都市言情作家亦舒因善写都市女性,关注女性生存之境,关怀女性命运,被誉为"都市女性代言人"。她书写充满智慧的都市女性,窥视她们积极乐观生活行动层面之下,比烟花寂寞的命运。因为她们既是时代的"负荷者",又是时代的"先行者"。
关键词:亦舒 都市女性“先行者”“负荷者” 
苏雪林《棘心》之伤感主义研究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81-83,共3页黄敏 
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徽州女作家苏雪林应该在现代新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棘心》中的伤感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棘心》中"不安全感"进行分析,发现苏雪林的写作已触及到了人类的共性,但...
关键词:苏雪林 《棘心》 “伤感主义” “不安全感” 
说三道四论《棘心》——苏雪林《棘心》研究批评及新探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黄敏 
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徽州女作家苏雪林应该在现代新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本文主要对其自传体小说《棘心》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并从心理学角度对《棘心》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探讨《棘心》中常被提及但未深入研究过的伤感...
关键词:苏雪林 《棘心》 “伤感主义” “不安全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