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超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先进设计与智能计算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对齐海关进出口商品税率中国海关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文信息学报》《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大语言模型多轮对话的推荐模型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25年第2期385-395,共11页常保发 车超 梁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6045);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JKFZ20220290)。
近来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推荐方法在提高推荐准确度和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用户信息、仅使用单轮对话无法学习用户多次交互的行为特征、大语言模型与推荐系统之间存在巨大的语义差异等问题...
关键词:推荐系统 序列推荐 大语言模型 多轮对话机制 
面向中国海关进出口商品税率检测的预训练语言模型CC-BERT
《中文信息学报》2024年第10期155-164,共10页周成杰 车超 张强 周东生 
国家重点研究与发展计划(2018YFC091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25002,61751203,61772100,62076045)。
判定商品税率以便进行税收是海关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其肩负着国家财政收入与再分配的重要作用。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的提出,刷新了众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最优结果。但是由于海关文本数据的特殊性,导致BERT在海关进出口商品税率检测(文...
关键词:预训练语言模型 税率检测 结构化文本 
面向海关进出口商品税率检测的归纳交互网络模型
《计算机科学》2023年第S02期100-106,共7页吴安奇 车超 张强 周东生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D23006);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XLYC2008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6045,62102058);辽宁省教育厅服务地方项目(揭榜挂帅)(LJKFZ20220290)。
中国海关传统的人工商品税率审查方式存在效率低、判断依据不一致、精度不高等问题,使用文本分类方法对商品分类自动确定税率可以有效降低海关税率风险。但面向海关商品数据进行分类时,商品类别具有层次性,同一大类下的许多子类别的商...
关键词:中国海关 税率检测 归纳交互 动态路由 交互指导 
融合多层次信息的海关同义词识别方法被引量:1
《计算机科学》2022年第S02期159-163,共5页刘大为 车超 魏小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877008,62076045)
在海关进出口商品文本信息中,往往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同一商品的特征,识别这些商品的特征同义词能更好地进行观点汇总,进而对同一类特征的商品进行涉税风险的防控。针对海关申报要素短语的特点,提出一种融合多层次信息的卷积神经网络模...
关键词:海关商品 同义词识别 要素短语 多层次信息 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双向对齐与属性信息的跨语言实体对齐被引量:10
《计算机工程》2022年第3期74-80,共7页车超 刘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076045);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ZD-0569)。
实体对齐表示在不同的知识图谱中查找引用相同现实身份的实体。目前主流的基于图嵌入的实体对齐方法中的对齐实体通常具有相似的属性,有效利用属性信息可提升实体对齐效果,同时由于不同知识图谱之间的知识分布差异,仅考虑单个方向的对...
关键词:实体对齐 知识图谱 属性信息 双向对齐 图卷积网络 
基于子词的历史典籍术语对齐方法被引量:1
《中文信息学报》2016年第3期46-51,共6页车超 郑晓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2068;61304206)
由于历史典籍术语存在普遍的多义性且缺少古汉语分词算法,使用基于双语平行语料的对齐方法来自动获取典籍术语翻译对困难重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子词的最大熵模型来进行典籍术语对齐。该方法结合两种统计信息抽取频繁在一...
关键词:子词 术语对齐 最大熵模型 音译特征 
基于语义关联图的词义消歧方法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4期70-74,共5页车超 郑晓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2068;61304206)
为了充分利用和整合词义消歧不同的知识库和语义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关联图的方法。该方法以语义关系作为边,以词语的概念作为节点建立语义关联图,然后通过计算词义与上下文词语在语义关联图中的关联强度来确定歧义词的词义。...
关键词:语义关联图 词义消歧 知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