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宁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治理约束力分析法学方法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朝阳法律评论》《天府新论》《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法律权威、理由与自主性——兼评《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
《法理学论丛》2019年第1期-,共14页彭宁 
权威问题几乎是所有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它涉及法律与习惯、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本质区别,而且关乎公民为什么需要服从法律等根本性追问。从概念分析来看,权威与行动理由、法律义务存在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权威、...
关键词:法律权威 法律义务 日常思维 实践哲学 服从法律 行动理由 司法实践 概念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治理模式之反思被引量:20
《法商研究》2019年第1期54-66,共13页彭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ZDA068)
最高人民法院在参与公共政策和推行司法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统一法律适用和树立司法权威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司法解释、司法批复和司法案例分别形成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治理的"立法"模式、"行政"模式和"司法"模式。既有的三...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治理 统一裁判 指导性案例 
分析法学方法论及其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被引量: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20-26,共7页彭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国特色案例制度的综合系统研究"(16ZDA068)
分析法学在澄清法律概念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对我们从规范层面探讨方法论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在哈特以后的分析法学看来,成功的法律理论必须能够说明法律不同于道德的规范性特征,采取内在视角和规范性视角无疑就是一种比较适恰的理解法...
关键词:分析法学 方法论 中国法治建设 
指导性案例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被引量:4
《天府新论》2018年第2期108-116,共9页彭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国特色案例制度的综合系统研究"(编号:16ZDA068)阶段性成果
对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一种介于法律与案例之间的"中间状态"。最高人民法院的初衷显然希望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能够超越个案,对同一类型的案件都具有参照效力。然而,指导性案例的实际参照情况却难以尽如人...
关键词:指导性案例 约束力 缺陷 习惯 
法律实证主义:理论、方法及实践立场
《人大法律评论》2016年第3期212-235,共24页彭宁 
通过对哈特、拉兹和夏皮罗等实证主义学者的分析,本文试图勾勒出法律实证主义的基本面貌。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法律实证主义分别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司法裁判理论方面展现了一以贯之的基本立场,即在回答法律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法律实证主义 规则 规范性 规划理论 
论韦伯的政治伦理观
《朝阳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182-199,共18页彭宁 
韦伯对政治的看法是非常无奈的,为了预防政治中的恶,他所能做的仅仅是寄希望于依照信念伦理行事的政治家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从而走向责任伦理,也即卡里斯玛的出现。然而,通过回到信念伦理进而重新统一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做法其实是不能...
关键词:韦伯 信念伦理 责任伦理 交往伦理 
正义如何可能——论罗尔斯原初状态下的人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50-57,共8页彭宁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接续的是社会契约的政治传统,由此也决定了罗尔斯的理论出发点与经典社会契约论者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原初状态的理论设想无疑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即使人们普遍相信一个公正的社会是可能的,但原初状态下的人是否会真地选...
关键词:正义 罗尔斯 社会契约 原初状态下的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