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洲

作品数:1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南宋诗旨课程设置典礼政治局势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大连大学学报》《北方文学》《船山学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东北行帮文化对吉林歌谣的影响
《文化学刊》2024年第3期217-220,共4页王立洲 彭珊珊 
基础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吉林歌谣研究”(项目编码:JJKH20220716SK)阶段性研究成果。
东北行帮文化与吉林歌谣紧密相连,作为劳动者的文化,行帮文化特有的粗犷和坚韧之美影响了吉林歌谣的创作。本文简述了行帮文化丰富了歌谣主题和内容;从劳动号子、歌谣韵律、东北民间艺术三个角度出发,介绍了行帮文化影响歌谣艺术表现形...
关键词:行帮文化 吉林歌谣 影响 
略论先秦寓言中对齐鲁宋三国的刻板印象
《大连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21-26,共6页王立洲 周文静 
先秦时期寓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论证方式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见于诸子及历史散文之中的寓言故事,为作者论证说理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傅斯年先生论述战国诸子之地方性时,谈及齐人之夸、鲁人之拘、宋人之愚,作为这三国各自的特点为人所公认。...
关键词:寓言    
论吉林省方志中的八景诗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4期51-53,共3页王立洲 刘美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吉林省方志艺文类作品研究”(2020B17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白山红色民间传说口述资料整理研究”(2021B179)。
吉林省的方志中记载了众多八景诗,这些诗歌主要记录了吉林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不仅具有文学魅力,还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吉林文化息息相关,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吉林的风土人情。通过对吉林八景诗的分析,结构吉林八景诗的景观建...
关键词:地方志 八景诗 八景文化 景观建构 
试论曹植颂文新变
《今古文创》2021年第42期30-32,共3页王立洲 李婉荣 
魏晋之际不仅是颂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颂文的繁荣期。颂文从汉代发展到了魏晋出现了许多变化,而曹植的颂文相较于同时期的颂文又有许多新变。曹植用颂文讽谏和抒情从而扩大了颂文的功用,在艺术上曹植用典广泛且灵活,在句式上颂...
关键词:颂文 曹植 独特性 
魏晋南北朝对问体结构新变及其成因探究
《今古文创》2021年第43期35-37,共3页王立洲 牛玉亭 
对问体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对问体不仅在对问前加序言,而且出现多次对问和过渡句。除此外,结尾亦不再是单一的典故铺排,其结构形式逐渐呈现骈化的趋向。究其原因,其结构新变与创作者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对问体 对问体结构 文体 新变 
论鲁诗解《关雎》而“美文王”及其原因
《文化学刊》2021年第2期87-90,共4页王立洲 李想 
对于《关雎》一篇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三家诗中的鲁诗学派对于该篇诗旨的阐释更是引起了不少争议。从字面上看,鲁诗学者将《关雎》诗旨解释为"刺康王",但通过参考齐、韩两家的解诗倾向和分析鲁诗学者解《关雎》的相关史料,可以发现其...
关键词:《关雎》 诗旨 鲁诗 西汉统治 文王 “君权天授” 
论梁园赋作的渊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2期107-109,共3页王立洲 陈林 
经本文比较分析发现,汉初的梁园赋作与先秦时期屈原的《橘颂》、荀子的《赋篇》在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相似度,即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的篇幅和不停换韵的用韵方式;在咏物方式上皆是详写物,略抒情的;在表现手法上皆采用以象托意的象征手法...
关键词:汉赋 梁园赋作 渊源 
《诗经·王风·葛藟》诗旨研究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9期114-116,共3页王立洲 陈非娅 
《诗经·王风·葛藟》诗旨众说纷纭,学者多认为是一首讽刺诗、流亡歌或哭嫁歌。通过联系周代社会生活风俗,逐一剖析诗中“葛藟”“水”意象所指涉,可见,“葛藟”寓意子孙绵延与依附他人,“水”意象则与女子婚嫁涉水传统相关,并且女子因...
关键词:《诗经·王风·葛藟》 葛藟 婚嫁 
《五藏山经》中山系排列的数字密码浅析
《北方文学》2019年第11期110-111,共2页王立洲 郭楠楠 
《五藏山经》中分布在南、西、北、东、中五方向的山系在数量上具有特殊含义。其中南北和东西方向的山系数量“三”和“四”代表的是天地之数。《中山经》的山系数量“十二”则是国家权威和秩序的象征。通过对《五藏山经》中山系排列的...
关键词:《五藏山经》 山系排列 数字 
本科文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30-33,共4页王立洲 王晓秋 
国内外的文学课程设置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不同之处。国内本科阶段的文学课程以大量的必修课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在国家规定下的选修课、公共课和通识教育课。课程数量多,必修课占比大。相比于国内,美国的通识教育明显占据上风,...
关键词:国外文学教育 课程教育分析 中文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