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交利物浦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性别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自述女性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妇女研究论丛》《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本体论、主体观和性别观:后人类女性主义理论新变探究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3期130-139,共10页刘希 郁旭映 
西交利物浦大学科研基金“气候和文学的历史:中西文本比较”[项目编号:RDF200201]的阶段性成果。
“后人类转向”的出现使得女性主义讨论的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结构理论支持的反思人文主义扩展到多元的后人类主义视域,丰富了女性主义理论谱系。本文将梳理当代“后人类女性主义”的多重思想资源和主要理论观点,重点研究后人类女...
关键词:新本体论 主体观 性别观 后人类女性主义 
日常生活中的城乡、阶层和性别——家政女工身份认同与意义构建
《中国研究》2023年第1期268-297,344,共31页陈震 邝献文 刘希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学发展基金“通过跨学科研究提高对研究生的研究导向型教学”(项目批准号:TDF20/21-R21-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家政工群体怎样理解自己的劳动经验和日常生活、如何界定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身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借助交叉性和批判性话语分析等视角,研究家政工群体对自身劳动经验的讲述以及其中建构出来的阶...
关键词:城乡 阶层 性别 身份认同 意义构建 
“十七年”话剧文学中的妇女解放研究被引量: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93-98,105,共7页刘希 
本文考察1949年-1966年“十七年”间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话剧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话语。通过对主流研究观点中自由主义人文主义话语的批评和对相关话剧文本历史化的研究,本文认为这些话剧文学作品关注妇女新的主体意识、政治身...
关键词:话剧文学 社会主义妇女解放 
后结构理论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以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的妇女“主体性”为中心被引量:7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177-188,共12页刘希 
本文首先以"主体性"概念为中心,梳理后结构理论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和两种理论间的复杂关系,然后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性别文化的研究,探讨妇女"主体性"概念和研究范式在中国妇女和性别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本文以...
关键词:后结构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 “主体性” 
当代中国科幻中的科技、性别和“赛博格”——以《荒潮》为例被引量:10
《文学评论》2019年第3期215-223,共9页刘希 
"科幻现实主义"的倡导者陈楸帆将《荒潮》作为一个重要的文体实验,在科学幻想中注入对全球化背景下诸多问题的现实批判,也通过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赛博格"表达了对科技、人性、"后人类"等问题的思考。它借一个第三世界底层女性形象高扬了...
关键词:《荒潮》 科幻现实主义 赛博格 
底层如何表述自我?--以《新中国妇女》中工农妇女的“劳动”自述为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36-43,共8页刘希 王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中国妇女》杂志上刊发了一些关于工农妇女对解放经历的自述,这些表述和再现受到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话语的影响,又包含了对主流话语的挪用和商榷。女农民和工人作者用"劳动"概念和"劳动光荣"话语为自己1949前...
关键词:底层 工农妇女 劳动 自述 
对“妇女解放”的认知——1949-1964年三份妇联刊物中底层妇女自述初探被引量:6
《妇女研究论丛》2017年第6期58-71,共14页刘希 
在1949至1964年的三份妇联刊物中,底层妇女作者将官方的政治和性别话语融入她们的自述文本中,呈现了丰富的"(妇女)解放的语言"。她们借用"劳动者""剥削""阶级"等不同社会主义话语框定自身经验,再现自身遭遇的以经济剥夺为基础的阶级和...
关键词:妇女解放 妇联刊物 底层妇女 自述 
底层妇女的身体呈现——以三部当代女性小说为例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9-106,共8页刘希 
《一树槐香》《北妹》和《妇女闲聊录》是以当代中国社会中底层妇女的身体经验、性别抗争及主体性为描写对象的三部女性小说,它们提供了不同于城市中产阶级女性的"身体写作"的另类性别文本,揭示了当下社会中性别、阶级、城乡等不平等现...
关键词:底层妇女 身体 女性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