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娜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满族作家东北作家群高扬坚守当代军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80后”女性写作研究的新探索——评管季《性别意识、文化症候与情爱叙事——80后女性写作研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1期8-11,共4页郑丽娜 王科 
管季的《性别意识、文化症候与情爱叙事——80后女性写作研究》,以多维度、多面向的宏阔视野,多学科、多范式的理论阐释,多参照、多比较的深度透析,将“80后”女性写作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发展流变、前景走向,分析得非常透彻、十分到...
关键词:管季 女性文学研究 “80后”女性写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办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载体路径重构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14-116,共3页孟岩 郑丽娜 
2021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研究”(CANFZG21065);2021年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研究”(LMJX2021346);202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2021-964)。
“一带一路”倡议既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又使民办高校以国学经典、校园文化、传统技艺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滞后性、单调性和僵化性。拓宽国学经典教育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教育内容、激活传统技艺教育课程,...
关键词:教“一带一路” 民办高校 传统文化 教育载体 路径重构 
论东北作家群中的满族作家——以金剑啸、李辉英、舒群等为例
《民族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44-51,共8页郑丽娜 宋依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作家群满族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9BZW178)阶段性成果。
满族作家是东北作家群的开创者、中坚力量和核心人物。金剑啸的长诗《兴安岭的风雪》、李辉英的小说《万宝山》、舒群的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马加的小说《登基前后》等,拉开了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序幕;还有端木蕻良绘...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满族作家 群体中坚 抗日先声 历史贡献 
赵晏彪散文创作艺术特色摭论——以《真水无香》《真水亦香》为例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2年第1期25-27,共3页郑丽娜 王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作家群及满族书写”(19BZW178)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百花争艳的当代散文界,赵晏彪以努力继承大胆超越中华散文传统、倾情追求散文的体式优美与风格独特引人瞩目.他的散文以清纯如水的文字回望悠悠岁月,书写生命体验,写真人间烟火,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为读者奉献了一阕阕动人的华...
关键词:赵晏彪 散文创作 真水无香 真水亦香 艺术特色 
生命体验与民族意识相融的京味佳构——论赵晏彪散文的美学特质
《满族研究》2021年第4期90-96,共7页郑丽娜 王科 
国家社科基金“东北作家群满族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9BZW178)阶段性成果
在民族文学百花园里,满族作家赵晏彪的散文创作值得重视。他的散文别具一格,善于以平朴的人生叙事对生命的进程和履迹进行精神回望;作品充满强烈的民族意识,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巅,对本民族历史进行深情追忆和深刻反思;尤为可贵的是...
关键词:生命体验 民族意识 京味散文 美学特质 满族作家 赵晏彪 
东北作家群崛起因缘新探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3-68,共6页郑丽娜 宋依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ZW178)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有着深刻多维的因缘。中华民族抗日救亡事业的战斗催促、20世纪时代历史的呼唤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学习引领、党的外围组织"春潮社"的积极宣传推动、文坛巨匠鲁迅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热...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崛起 因缘 党的领导 
民族传统的坚守与抗战精神的高扬--东北作家群满族作家的英雄书写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74-78,共5页郑丽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作家群满族书写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BZW178)。
东北作家群满族作家不但最早发出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文学怒吼,而且忠实赓续中华文学的优良传承,以丰沛充盈的爱国激情写真抗日英雄;遵循中华民族道德标准,以多姿多彩的手法塑造粗犷豪放的英雄;高擎中华民族精神图腾,以多维多元的方式刻绘...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满族作家 英雄书写 民族传统 抗战精神 
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召唤——十八大以来小说创作走势扫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44-49,共6页郑丽娜 宋依洋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8DZW002)
"以人民为中心"是小说创作的崇高原则和时代召唤。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创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不断攀升,反映伟大时代,塑造改革新人,高扬中国精神的作品不断涌现;小说艺术水...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崇高原则 时代召唤 十八大以来 小说创作 
立足辽西走廊 书写时代华章——浅论辽西走廊文学现象并以小说为例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5-121,共7页宋依洋 郑丽娜 
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西走廊文学现象的地域意义与美学价值"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lslktqn-041)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萧军的引领下,辽西走廊崛起了一批作家,他们推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学作品,形成了辽西走廊作家团队,创造了引人瞩目的辽西走廊文学现象。小说是辽西走廊作家团队的主要贡献。辽西走廊作家团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
关键词:辽西走廊 时代华章 思想特质 审美追求 
植根于辽沈大地的民族书写——新时期以来辽宁满族小说简论
《理论界》2017年第5期97-103,共7页郑丽娜 宋依洋 
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一般项目(2017lslktyb112)的研究成果
自新时期以来,辽宁满族作家团队立足辽沈大地,扎根人民生活,创作出一批坚守民族传统、高扬家国精神、勾勒历史嬗变、塑造当代新人的作品。这些值得重视的民族书写在乡村叙事中扫描时代辙印,在现实嬗变中刻画人物形象,在故事营造中皴染...
关键词:辽沈大地 满族小说 民族书写 特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